高考语文分值增加 “传统文化”如何教(2)
2013-11-01 09:0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人
影响·教学方式
增加阅读原著时间
“分值和压力是成正比的。分值提高了,学科压力也就跟着增长。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我们的要求都会提高。所以大家的心情还是有些复杂的。不仅是学时方面、教学任务的增加问题,各方面都会被更高要求。”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一些语文教师倍感压力。
但对于如何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采访的几位一线教师都表示,因为具体的改革方案还没有细化内容,所以对于教学方式将如何改进还很迷茫,但很多教师都提到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读原著。
“过去数理化科目一难,学生根本都没时间读原著。课本里用的也都是非常小部分的节选,有些经典名著还是应该读一读全文的,非常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像《红楼梦》等古典文学著作,不应该就只看节选的,应该多读读原著。”京源学校的陈江萍教师对于此次变革的最大感受是,语文学习时间的增加非常有益,“像《哈姆雷特》里生存还是灭亡的经典段落,虽然不是考试要求背的内容,但太经典了,我也建议学生们要背诵。可是大家课后根本没时间背,还要做数理化的题,他们压力很大,我理解。以后课上时间多了,我可以让他们课上背。”
影响·教学内容
传授国学要有取舍
对于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将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部分的考查”,许多一线语文教师表示,这对语文教学是一大挑战。“因为什么是传统文化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很多人一提国学就是《弟子规》、《三字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应该杜绝读经方式,传统文化教学不意味着要背三纲五常、四书五经,而是要有选择性地把经典国学中的精华传授给学生。
海淀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杜晓波表示,“我一般会选择四书中的一些章节来教,经典国学名作也不是全都得教,有些东西可能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所以在国学方面的教学,我们还是要取其精华,舍其糟粕。”
西城华夏女子中学校长宋立琴认为,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上应以阅读理解为主,让学生去感受文章背后的东西,诸如作者的情感等等。不一定一提到传统文化就是《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实际上,学生在学课文时,就应当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语文学习还可以带动对历史、哲学等科目的学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