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炒的北京高考降低英语分数,提高语文考试总分,本来是个好事,但把矛头对准英语是否恰当还有待商榷。”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今日表示,语言规划需要科学论证。
在今日举办的“纪念切音字运动12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身为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首席专家的李宇明直言,当前外语热的问题不仅仅是英语问题,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必须学习,现在的问题不是减分就能解决的,还有“英语降分那考俄语的学生怎么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已连续多年‘西班牙语热’,一个小语种分数这么高,对家长的导向不言而喻。”
其次,李宇明认为,把分数加到语文上,这虽是件好事,但语文非常难考、非常难阅卷的科目,怎么考则至关重要。“总分提高了,这些增加的分数如何体现,如果只像汉字拼写大会那样增加难度,这有意义吗?”
李宇明说,汉字拼写大会反映的问题是计算机时代中国人不会书写了;但中国语言文字的未来如何不在于公民会不会写汉字,而在于能否提高公民的语言能力。就像香港有个艺人在微博上说,“在中国内地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一时间引发热议。且不说是不是“文明已死”,如果真有“文明已死”一说,是不是因为简化字和繁体字的问题也没人去深究。
李宇明认为,目前语言文字问题的确很多。外语重于母语是很严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国际层面、国家层面、领域和地区层面到家庭层面都没有对语言做规划。他拿熟悉的教育领域语言规划举例说,现在北京市语言和外语考试规划调整非常重要,但没有人请教当地语委、国家语委。而少数民族、方言区的家庭语言规划更重要,否则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就会慢慢消亡。
1892年,中国切音字运动先驱卢赣章刊印了《一目了然初阶》,开启了中国语言现代化运动。此后100多年间,现代语言文字一直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宇明说,白话文运动100周年没有纪念、国语现代化120年没有纪念,在多如牛毛的会议中,这些揭开中国语言现代化序幕的重要事件却没有纪念,这是后辈对不起前辈的地方,也恰恰说明了语言文字在社会中的弱势。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