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今年8月份举办求是夏令营,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参加该校自主招生可加20分,通过笔试后可在高考时加40分。该夏令营全国有100人参加,最终选出18人。
最近几年,因高考加分而导致的作弊,已经是屡屡见诸报道。早在2006年8月15日,就曾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近50人的班级,能加20分的就达到20多人。近一半的学生加分,这只能说明不是我们的分加得有问题,就是说明我们在加分的过程中,操作有问题。
2010年,教育部对于高考加分做出了调整,因此,从2011年开始,各地招生考试部门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瘦身”。
鼓励个性发展,这是最初政策制定的一个初衷。加分政策是一个导向,但是这种导向又引发了很多问题。近年来,高考加分引发的作假、腐败和产业利益链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对于此次政策调整,国内数位专家学者均表示肯定。
2013年6月,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发布了一组“清华坚决抵制四川的体育加分”微博,曝光了四川省考生的“二级运动员”资质存在造假嫌疑一事。这是全国高校首次公开拒绝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类加分项目,使得高考加分政策再次引发热议。
在熊丙奇看来,对高考加分政策“瘦身”不是解决加分腐败问题的根本之道,“即便瘦身之后,运作的机制还是没有变,在这些项目中还是可能有加分腐败,还是有可能不能让学生真正发展他的个性和素养。”他指出,治理高考加分乱象更重要的是进行制度改革,“关键在于推进基于高校自主招生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最后形成综合录取。”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