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领军学子”实现学业领军 “拔尖学子”追逐学术梦想

2013-08-22 17:03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中国教育在线讯 百年校庆后,清华大学创设、实施的由“领军计划”、“拔尖计划”、“自强计划”等三个子项组成的“新百年计划”,今年继续稳步推进,旨在充分利用教学、科研、国际化和大学精神传承等多方面的优势,为国家选育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今年,旨在为“通才”拓宽通道的“领军计划”,在“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选拔标准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学业成绩排名在全年级前1%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优先”这一要求。于涵表示,这是在长期跟踪研究历届在校生的成长状况与其高中学业成绩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因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绝非是平均发展,课程学习毫无疑问是每个高中生的主要活动,学业成绩反映了一名学生在其最应投入主要精力的事业中是否具有“领军”素质,另外在竞争激烈的高中学业中做到“领军”,也体现了一个优秀人才未来在社会中发挥“领军”才能的强大心理基础。今年获得清华“领军计划”推荐资格的全国中学数由去年的221所增加到246所,推荐总人数由去年的258人增加到今年的290人。最终,270名入选“领军计划”的学子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有9位各省份的高考第一名,有40余位各省份高考前十名。
  清华附中学生朱宸卓不仅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担任学生公益社副社长,热心社会活动,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获得“领军计划”获得60分加分认定的他,在高考中以725分的实考分拔得北京市理科头筹。这位“常常到清华大学‘蹭教室’上自习”的阳光男孩,终于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清华学子,进入电子工程系学习。广西师大附中女生朱林青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研习国学,经过广西招生组四次深入考察认定为“领军计划”人选。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年级第一的她,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水平,并将今年新设的英语(外文实验班)作为自己的第一专业志愿,立志做一名中西贯通的人才。
  为切实选拔出“领军人才”,清华今年在推荐和面试等环节之外,全面开展了综合评价工作。一方面,聘请10余位专家对近300名“领军计划”候选人进行逐一评价,从学习及获奖情况、社会工作和社团活动情况、文体特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情况以及突出事迹等多方面,分析评价其学科特长和研究性学习能力、领导力和责任感、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等,作为优惠认定的重要标准之一;另一方面,组织各地招生组的教师深入到每一个“领军计划”优秀生源基地学校,对“领军计划”的潜在入选者进行重点考察,重点考察该学生的学业水平、全面素质和清华特质。这种综合评价的方法将逐步推广到清华本科招生选拔的各种类型中。
  今年,重在为“天才”开辟空间的“拔尖计划”继续完善,共有23名获得不同程度优惠认定的学子考入清华。被称为“90后时评作家”的天津市杨村一中文科生肖亚洲,从9岁发表第一篇时评作品开始,已撰写杂文、时评、随笔等200余篇,达40余万字,以“一个90后的社会人文深思录”为主题结集出版的3册作品集,被业界评价为“体现出了独立思考精神和公共情怀、人文情怀、批判情怀”。清华招生组发现这一苗子后,派出两位教授专程到天津武清深入考查,并通过中学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同班同学等,全面了解其成长过程、学习成绩、写作水平,又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将其列入“拔尖计划”。这位首个获得清华“拔尖计划”认定的天津学子不负众望,如愿考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于超凡是科技创新方面的“拔尖”人才,高一就入选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在老师指导下研究燃料电池,发表的论文获得北京市科技创新二等奖。对学术和人生道路进行了长远规划的他,高考成绩705分,超过清华在京理科投档线14分,面对众多可供选择的“热门”专业,他坚定地报考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自己喜爱的学科领域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