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
每年各高校都有100多名考生“爽约”不来报到
记者了解到,每年高校总有一些被录取的考生“爽约”不来报到。
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李晓璐告诉记者,每年该校本科新生报到率为98%~99%。“大部分不来报到的学生都是高考分数比较高的学生,他们觉得自己还有提升空间,通过复读有机会到外省更好的学校就读。”
华东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闵伸表示,该校本科每年有100多名考生“爽约”。“有的是对专业不感兴趣,有的觉得专业毕业后不好就业或专业收费高,有的有更好的去处,比如出国留学。”
“江西师大每年的新生报到率为98%~99%,即每年有100多名新生不来报到。省内主要高校的情况差不多。”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侯贵生说,学生不报到有着多方面原因,例如一些外省考生觉得江西太远,还有一些考生是平行志愿的第三或第四志愿被录取,觉得没有录取到自己最想去的学校。
记者了解到,江西省主要高校的本科报到率均在98%以上,但专科报到率相对较低。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专科学校报到率达85%就已经算非常高了。“尤其需要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越是录取分数线高的专科学校,报到率越低。”该人士表示,知名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一般会高出专科线二三十分以上,被这些学校录取的一些考生会认为自己再努力一下,上本科的机会很大,所以选择复读的学生较多。
说法
考生“爽约”零成本,但浪费了大学教育资源
“某个成绩为500分的考生被录取了,却不去报到,等于浪费了另外的考得499分的考生上这所大学的机会。”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处长沈华锦对此现象认为,考生被录取后“爽约”不来报到的做法不仅有失诚信,更直接浪费了高校的招生计划,对大学的教育资源是一种浪费。
记者了解到,考生在报到后,高校才会调取相关考生的档案,如果考生不到高校报到,并不会影响考生参加明年高考。换句话说,目前江西省对于“爽约”不去高校报到的学生没有任何惩罚举措。
“一些学生如果不想上我们的学校,会在报到前与我们取得联系,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尊重。但有些学生直到报到时间截止,我们打电话联系他确认的时候,才告诉我们他可能来不了了。”江西一所高校招生办负责人说,学生报考学校时有选择权,但填报志愿后就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据悉,目前,考生“爽约”的成本太低,尽管对单个高校整体的招生工作影响不大,但将视角放在省内所有高校,损失就比较大。而且,这部分学生进入下年参加高考,无疑增加了下届考生的竞争压力。
建议
建立约束机制,做好志愿填报服务,疏堵结合
记者了解到,2013年7月份,湖南某高校为了保证报到率,要求新生必须提前缴纳四年共2.56万元的学费,否则学校将予以退档。而在2012年,山西某师范学院曾要求新生提前缴纳学费,目的也同样是“提高报到率”。
不过,江西省不少高校招生部门负责人均表示,提前缴纳学费的做法直接增加了学生家庭的负担,不是最人性化的举措。“我们应该建立一套约束机制,促使学生诚信度的提高,而不是增加上大学的难度。”华东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闵伸认为。
事实上,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曾酝酿,如果考生被高等学校按志愿录取却没有去入学报到的,可能作为诚信记录的内容之一放进考生的电子档案中,作为下一年高校录取的参考。
近几年,包括河南、河北、湖北等省份也曾出台过类似措施。如河南规定,开学后各高校须向河南省招办报送录取未报到新生的名单,该名单将报教育部备案,并载入电子档案,下年录取时供高校参考。凡高校未报送自动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视为高校在校学生,下年不得报考普通高校。
闵伸认为,除建立约束机制外,还应做好服务,帮助考生认清自己的特长和今后欲发展的职业,引导其填报适合自己的志愿和专业。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