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北京高考分暴涨 考生遭遇高分低录困境引质疑(2)

2013-08-14 11:07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高校说法近三成二志愿高分考生录取不报到

  之前的高招录取中,北交大、北科大、北化工、北林等五校的招办主任均表示,虽然他们每年都为高分二志愿考生预留了部分计划,但存在学生不报到的现象。记者从五校了解到,去年,五校二志愿录取不报到的人数超过17人,比例接近30%。比如北林去年录取18人,实际报到16人;北化工去年录取24人,实际报到20人等。

  “每年都有部分高分二志愿考生录取不报到,这是对其他考生录取机会的浪费。”北交大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化深多次呼吁高分考生谨慎填报志愿。

  对于不报到的原因,北科大招生就业处处长韩经分析,主要是部分考生选择了复读、出国,还有一些考生对专业的要求过高。“虽然接收二志愿的高校为这些落榜的高分考生提供了学校的王牌专业,但对于这些高分考生来说,没有考上北大、清华,就意味着高考失败,最终选择出国或者复读重考的大有人在。”

  □观点PK
  正方
  大平行不利学校长远发展

  虽然考生有进行大平行的呼吁,不过有着多年招生经验的招办老师则比较认同目前的小平行录取方式。有招办负责人直言,自己并不喜欢大平行志愿。这位负责人表示,这种填报方式人为地把高校分出了三六九等,并且直接导致高招录取的学生结构单一化,普通高校再也录不到高分考生。

  该负责人称,按照非平行的志愿填报方式,其所在的大学在全国各地每年都能录取到一些分数超过一本线100分以上的学生。“但有了平行志愿后,这种情况就几乎不存在了,我们录取的学生层次非常均匀,都集中在超出重点线40分至50分这样的水平。虽然稳定,但缺少了学生的多样性,对学校长远发展并不好。”

  反方
  知分报志愿对考生更有利

  中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介绍,目前全国仅有北京和上海两地还在实行考前填报志愿。与考后报志愿相比,考前填报志愿不确定因素更多,存在一定风险性,从填报志愿到真正高考有近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内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考试状态可能存在一定的变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最终的实力。

  王极盛认为,考后知分报志愿对考生更有利,一方面可减缓考生和家长在考前的压力;另一方面,考后报志愿还应注重科学性,即在学生拿到自己成绩的同时,还应知道自己在全市的位置,并以此作为考后报志愿的依据,减少盲目性,提高录取几率。

  “从目前来看,考后报志愿已是大势所趋。”王极盛分析,北京之所以迟迟未能改革,还是出于稳妥考虑。北京一直对调整志愿填报政策很慎重,直到2008年才迈出一小步——实行“小平行志愿”,即仍设第一志愿,实行志愿优先,其余志愿实行平行志愿,这种志愿填报方式被看做是传统的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的结合。

  王极盛介绍,实行小平行,对那些高考成绩在北大、清华附近徘徊的高分考生并不有利。

  大平行志愿指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在投档时按考生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逐个投档,只要被检索的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