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高考志愿填报,职校、技校招生大战再次硝烟四起。在生源高度紧俏的当下,不少学校派出了大批招生人员,还在各地委托代理人员负责招生,用发补贴的方式"买"学生,部分学校还将招生任务压给教师职工,以努力完成今年的招生计划。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绝大多数民办院校都有"买"学生的情况,一些公办学校不得不见招拆招,以利益共享的方式来抢夺这块并不算大的蛋糕,而一个招生名额的补贴,已经从十年前的二三百元上涨到如今的七八百元,一些职校、技工院校的特殊专业,招生的补贴成本最高近4000元。
关键词:招生难
冷热不均让学校犯愁
地铁班作为未来就业的大热门,备受岛城学生和家长追捧。据今年参加地铁班报名的高考生小管介绍,地铁班的报名非常火爆,周围很多同学都很青睐这个专业。"因为太火了,我一直担心自己不会被选上,要想成功进入地铁班,分数应该在400分以上才会比较有把握。"小管告诉记者,两年前他就在报纸上看到地铁班的介绍,觉得这个专业很有前景。今年报专业的时候,他决定报青岛市技师学院地铁班。"报这个班主要还是考虑到就业前景好,如果我没有被选上,就去填报志愿上大学,至于选择别的技校,没这个打算!"
相比之下,地铁班以外的技校专业,则绝大多数没有受追捧的待遇,"我们学校的车工、数控等几个专业,报名才六七个学生,如果今年招不起来,就把原定的两个班合成一个。"岛城一家技工院校的招生人员告诉记者,有的专业报名火,但绝大多数专业到了截止时间了也不一定招满,就业前景和工作环境都是决定因素。
技校难进地方招生计划
"职校和技校分属两个系统,技工学校归劳动部门管理,而掌握生源的中学属于教育部门管理,这就不可避免地与教育部门管理的职业中专、职业高中、高职等学校争抢生源。"青岛一家技工院校招生就业办主任表示,绝大多数技校今年的招生规模在1000-1800人之间,但实际上能完成计划90%的寥寥无几,就算是知名度高的学校也招不满。
技工学校招生难,除了学校自身原因,更多的还是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地方保护,技工学校根本不进地方招生计划。"这名有十多年招生经历的招生办主任告诉记者,由于技工学校未纳入当地教育系统招生目录,导致社会认知度不够,学生和家长对技工学校缺乏了解,自然就不会选择报考。"我们也想多搞宣传,但大多数时候连中学的大门都进不去,招生简章也送不到学生手中,更不用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他说,尽管很多地方在政策层面上没有"行业保护",但实际宣传中,能感受到明显的敌意。
热衷学历教育不愿当工人
"绝大多数家长都知道技工学校是培养工人的,而职校、大学是培养国家干部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壁垒,也是各行业缺高技能人才的主因。"青岛市技师学院是我市规模最大的技工类院校,今年计划招生1800人,该校招生就业处隋文帅处长认为,很多家长宁可让学生去上专科当"尾巴",也不远选择技校当"尖子",尽管就业前景无法百分百预料,但从目前形势看,后者的选择所面对的机会、工资更令人满意。
隋文帅表示,从去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来看,过180分的都有机会上专科,"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宁可选择普通高校的专科,甚至民办高校的专业,也不愿意来公办的技校学技术,而这种选择,主要取决于家长的判断。"隋处长表示,要让大家彻底转变观念,着实有不小的难度,现在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其实还远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很多人仍然认为,孩子只有上了大学才有出路,才会成才。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