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空调成高校招生“软肋” 学生家长对此很关心(2)

2013-06-27 15:24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企业尝试

  变出售为租赁进军校园

  学校还在犹豫,但家电业却对高校这一市场兴致勃勃。观察人士表示,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三大政策退出后,除了转战中高端领域,进军学校等工程机领域不失为目前产能过剩的空调等白电产业的一个方向。

  除了购买,还有另一种模式。去年川大联手长虹,首创了一种空调“租赁模式”——学校每年向供应商支付空调的租赁费用,租赁年限为8年,空调的安装、维护和更新则全部由供应商负责,学生只需要支付空调使用产生的电费,这极大地减轻了双方的经济负担。

  企业能否从中赢利?“加上维护空调等的人工费用和材料损耗,我们只能算保本,但我们很乐意,因为学校的学子未来是优质的消费群体,我们希望能在他们中培养长虹空调的口碑和品牌,为未来的潜在购买群体打基础。”长虹空调市场部部长陶军表示。

  但电力改造资金投入目前还未找到更好的办法,只能依靠学校自行投入。

  学校对于学生后续管理能力的担心,学生也有话要说。“啥时候开,开几个小时都是同学间互相协商解决,开个两三个小时让温度降下来就可以了。”川大大二学生唐彩炎表示,去年一个冬天下来,节省的话一个人负担的电费只多了二三十块钱,最多的也不会超过100块钱。

  陶军表示目前长虹还在和川内几个高校接触,看是否能将这种模式推广起来。不过对于此模式,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表示,如果只是厂商一方单独投入,且没有盈利,该模式很难大规模铺开。需要多方配合:厂商给予优惠、学校和学生也要给予相应的补偿。

  张宗益表示目前西财已经在积极探索和调研解决这个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高庆在微博中也表示已向学校提出寝室安装空调的相关建议,但学校目前尚没明确这方面的信息,今年能安上的可能性很小。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租赁模式”的应用对学校和厂家来说都是双赢:学校可节约采购成本,而企业可以借此打开学校市场。但是,学校应与学生签订协议,保障空调不被过快损耗,这是“厂家与学校持续合作的前提”。

  链接

  应对酷暑国外学校这样做

  ★美国大学的校园建筑一般都装有中央空调系统,而且学校通常在5月中下旬开始暑假,8月底9月初开学,错开了一年当中最炎热时段。

  ★印度大学很多用稻草加水制冷的“土制空调”来降温,学校还会安排学生在大树下露天上课,或将课程安排在比较凉爽的早晚进行,不少学生采取将地板洒上水,然后坐地练瑜珈安静身心。

  ★在日本,所有公共设施中,学校是装空调最少的地方,教室内只用电风扇,从教育、医学的角度出发,日本人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小孩子的体魄和耐力,但会通过安排游泳课、种植藤蔓喇叭花遮蔽楼体等方法避暑遮阳。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