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海师范大学发布《上海民工子女教育蓝皮书》,认为上海民工子女教育成效显著,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城市的容纳度问题、纳民学校师资问题、家校协同教育问题和办学成效评价问题等,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上海民工子女教育蓝皮书》由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主任陆建非策划并组织人员编撰,采用访谈、问卷和现场考察等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杨浦、宝山、青浦、松江、奉贤、浦东等7个区进行分类调研,共6.8万字。蓝皮书梳理了上海民工子女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上海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演变及其特点,借鉴美国、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相关经验。
蓝皮书认为,上海需协同解决教育准入和资源扩容机制,继续确保教育资源投入与合理配置,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试行教育券制度。其次,继续坚持教育公平和政策倾斜,探索对校长办学绩效试行教育增值评价,教育政策应更多关注纳民学校教师。第三,加强民工子女教育的质量监管,建立校长选派和教师流动机制,构建教师多元化专业培训平台,建设区域性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此外,加强民工子女及家长的融合教育,加强民工子女教育课题研究。
[ ]
[ ][ ]
[ ]
[ ][ ][ ]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