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适中,材料新鲜但不脱离大纲
在语言表述题目,考察到了关联词的运用、仿句以及给词语下定义等,这些也都是平常训练的内容,考生应该很熟悉。现代文阅读题目所给材料都很经典,第一篇阅读是余华的《活着》,第二篇是沈从文的作品《定和是个音乐迷》。从考察题目来看,仍然是典型的套路,例如文中写景的作用、人物特点比较、重点语句的理解以及给读者的启示等等,传承了一贯的语文试题思路,也都是平常练习的重点,考生也不陌生。而且,这些经典作品让考生在答题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文学的熏陶和享受,人文情怀体现得很好。
所以整体来说,今年的语文试卷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所选材料虽然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但其考察内容又没有脱离大纲。
作文材料“审题不慎满盘皆输”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仍是材料作文,大意为:铁凝、莫言小说中的文史常识差错被《咬文嚼字》杂志挑出,近日引发网友关注并热烈讨论。作家纷纷表示,只有敢于认错,感谢纠错人,才能免得谬误流传。三中语文老师吕丽芳分析说,考生应该以“错误”为核心词,来辩证全面看待双方的关系,这个是审题的关键。
材料作文向来被视为作文中的难度顶峰,一旦审题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不过,吕老师认为,今年依据这则材料来立意作文并不难,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权威人物”———“被发现错误”———“诚恳接受错误”———“影响他人”的思维流程,这样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作家是一个维度而纠错人又是一个维度。
吕老师认为,“错误”是材料中的关键词,考生要围绕这个关键词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关系和立场,一方面人们要立足于现实勇于指出错误,另一方面,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要有接受错误并改正的态度。也就是说,从作家角度来看强调了“改变自我寻求人生价值高度”“虚心接受错误实现自我”这两个大层次,而在纠错人的角度来说“寻求真理”与“不迷信权威”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吕老师说,总体来说,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作文相对平稳,高分不易,考生作文分差应该不会很大。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