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的语文科目考试已落下帷幕,又到了写作试卷评析的时候。今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因《考试说明》在1月份时的明显改动而尤其引人关注,因此,本文也将主要把语文真题与《考试说明》的变化一一印证,力图为下一届考生梳理出明确的备战方向。
如果缺乏必要的阅读基础,关于《考试说明》等的前情提要可以参看拙作两篇:《2013年北京新版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语文》、《2013北京市各区一模试卷概述——语文学科》。
语文基础:成语题虚晃一枪,新题型横空出世
《考试说明》在语基部分最大的变动是成语题的重新出现,因此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都觉得成语题是今年必考选项,然则结果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但成语题没了,连文学常识都没有了。本次五道题目为:字音字形、病句、近义词辨析、语义衔接以及……另一个全新题型。
这个新题型的出现可说是毫无征兆,其题干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加点字均为单字动词,考点在于修辞手法。这个考点本身并不难,然则考生们在临场乍然遇到难免出现心态波动。其实语文考试就是如此,知识掌握也需要临场应用。这个虚晃一枪出现的新题型,不知道是否会固定在今后的考试中。
此外,字音字形题中A选项出现了两个错别字,打破了以往“一个字错一个音错”的规律,这一点在今年一二模中已有征兆。
文言阅读:传记文重回视野,主观题概括大意
文言选篇部分,并没有出现今年一模二模时文章体裁“百花齐放”的特色,回归相当传统的《宋史·曹彬传》,虽然本文以前曾经在广东省其他试卷中出现过,不过并不完全一致。
文言部分最受关注的是之前提过的“主观翻译题”,《考试说明》在此给出两种题型:一为逐字精译,一为概括大意,其中后者更像是“半道阅读延伸题”。今年高考真题中命题人选择了相对较为简单的后者,对考生逐字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并未强调。毕竟今年公布《考试说明》时间已经是1月,立即对应届生提升考试要求较为仓促。但明年的考生务必在意,你们面对的可能就是较难的“逐字精译”了。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