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美
建议
不要让此般励志太孤单
北大保安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2011年9月21日的《北京日报》曾经报道,“北京大学保安大队17年来走出了300多名大学生”,短短3年时间,北大就又有2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可见励志的正能量之大。
北大需要的保安总是有限的,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不可能都去挤北大保安这座独木桥。尽管北大良好的学习氛围与优秀教育资源,是北大保安成才的重要条件,但北大保安升学的路,要么走的是自考,要么是参加高考,良好的学习氛围与优秀教育资源只是外界助力,根本的还是个人有梦想和努力,是北大为他们提供的方便。一样的青年,一样的梦想,一样的奋斗,在其他地方、在“血汗工厂”,励志奇迹恐怕是复制不了的。
其实,专家学者在反思北大保安励志故事时,并没有把这件事拔得多高,“大学本来应当是开放的,应当引导社会观念、社会潮流。现在只是有保安旁听他们的课,拿文凭。我想未来应该更加走向开放,有更多的市民去旁听他们的课,拿到文凭。”也就是说,保安之所以在北大能够成功,不是因为北大特别做了什么,而仅仅是北大做了应该做的而已。由此反推,其他地方之所以出不了北大同样的励志奇迹,只是他们连该做的都没有做到。
北大保安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就是可以实现的。但遗憾的是,我们更多看到的还是,拖欠工资、不付加班费、不买保险……
我们当前的这个社会供人们成就梦想可选择的路并不多,学历文凭仍然是一个梦想不能承受之重的敲门砖。如果我们的社会到处是成就梦想的机会,可能就未必有这么多人去争当北大保安了,可能未必有这么多人非要把宝贵的青春耗在考上大学上了,但一定会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