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志愿填报七大误区需避免(2)
2013-04-16 08:4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人
误区二:直奔热门专业,忽视个人匹配
不可否认,热门专业是大多数考生所向往的,尤其是高考状元,比如清华的高考状元,一度出现高考状元扎堆经管类热门专业,而对于数学、哲学等基础性学科却很少问津,这当中考生往往忽视了个人匹配度的问题,热门专业由于经济社会的需求而客观存在,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征也是客观存在的,二者的匹配度如果不高的话,即使成功进入热门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会慢慢出现跟不上、厌学等情绪,最终导致退学;而且所谓的“热门”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动态变化的,这也是热门专业所产生的基础。
误区三:着眼名校名院,放弃个人优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在我国的家庭教育生活中根深蒂固,能够进入名校深造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而往往正是由于这些被扭曲的期望,让考生将自己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等优势丢在一边,倚仗着自己的高考分数,顺利拿到了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殊不知,进入名校后,聪明的他们很快就发现,这里和脑海中的名校似乎不合节拍,自己的学习逐渐跟不上同学们的步伐,思想不能集中,情绪出现波动,最终不得不选择转到一般层次的大学或退学后重新参加高考,重新定位自己,重新选择大学。
误区四:只选发达城市,失去真实自我
在现实生活中,高考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方式,尤其是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考生,更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家庭困境,即使是城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所在地域的选择也带有明显倾向性,热衷于报考经济发达城市或沿海开放地区院校,对内陆或边远地区的院校兴趣不大,志愿填报中存在着浓郁的地域情结,特别是独立生活能力较弱的独生子女群体,出于对家庭的依赖心理,往往不愿出省求学。高考选择城市往往也是选择了自己毕业后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今发达地区的生活成本在房价、物价等因素驱动下越来越高,也就出现了许多大学生逃离“北上广”(代指类似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发达城市而让学子们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