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专业的隐痛
迄今为止投出去近百份简历,只获得了不到10次笔试机会,面试机会更屈指可数,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刘林最近越来越发愁,“有的大型招聘会,投了不少简历但是根本就没有回应。”她本科读的是法学专业,因为不喜欢法学,考研的时候便决然选择了社会学,本以为考上北大就有了高起点,没想到三年后还是一头扎进求职苦海至今仍没上岸。
因为自己的专业没有太多对口的工作,刘林投的简历基本是银行、公司人力资源、事业单位等不限专业的。银行不用说,投的人各色各样,自己根本没有优势;公司人力资源方面,学人力资源管理的还都排着队;事业单位比较稳定,基本都解决北京户口,竞争更是惨烈。刘林之前还考了公务员,但由于指定要社会学的岗位实在太少,她最终还是报了个专业不限的。“那么一大张表格我看花了眼也只看到几个要社会学的,又不是特别好的单位。”
这一天刘林刚参加了个面试,问她怎么样,她摇摇头,一脸疲惫:“跟以前差不多。人家先一看是北大的,还挺热情,后来再一看是学社会学的,就有点冷淡,就问社会学是学什么的。像这样的问题我几乎每次面试都要回答一遍,到后来都有点烦了。有时候觉得挺悲哀的,就是那种不被了解的悲哀。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学的东西确实挺虚的,找起工作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刘林面对的差异化对待还不止于此。有一次,她好不容易进了某事业单位的终面,在那里碰到了同班的一个男生。“研究生两年多总共也没见他来上过几次课,成绩不太好。”没想到最后录取的是那个男生。
半路出家的尴尬
在北京一家律所实习了一年,汤佳上周才得知自己实习的部门今年不留人。汤佳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原本以为留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没想到最终希望落了空。“有点万念俱灰的感觉。身边的同学从上学期就开始找工作了,我一点都没找,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实习上了。结果律所确定今年不能进人了,说是往年进多了,今年没额度了。”
目前我国法律硕士毕业生人数多,竞争更为激烈,求职时限制也很大。汤佳感叹道:“我本科是学中文系的,当初觉得法律很热,研究生就报了法学。身边同学跟我想法差不多,一窝蜂就都学了法。工作机会就那么一点,自然僧多粥少。”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