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含金量几何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宛如珺辅修的是自己学校的德语专业,谈到出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自己为何会选择语言专业,她的解释是这样的:“没想过以后具体要干嘛,但是学门语言总该没有错。”原本对德语就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的她,是在大一快结束时听了一场介绍辅修的讲座之后,决定选择辅修德语的。
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本科生跨校辅修和校内修读第二专业结业之后,拿到的都是一张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与本专业毕业后的学士学位证书是有区别的。而因为辅修学生的学籍仍然在本校,所以辅修是没有毕业证书的。如果是在校内修读的第二专业,证书则由本校印发;如果是像吴洁这样在松江大学城七校范围内跨校辅修,则最后的证书是由松江大学园区统一印制;至于像吴董艳这种片区内跨校辅修的,则是由片区高校管委会颁发证书。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本专业的学士学位与辅修专业的学士学位相同,则辅修结业之后只有辅修专业证书,不会再有一份重复的学位证书。
对于课程结束之后会拿到什么样的证书,宛如珺说自己还是清楚的。“一张没用的证书”、“不会有什么太大用处”,和宛如珺一样,大部分选择修读辅修专业课程的大学生对这本证书含金量的期待并不大。
虽然对证书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宛如珺表示修读辅修专业之后,自己的德语能力提高了,可以去考四级证书。抱着和她一样想法的人不少,如修读法律专业的学生会去报考司法考试、修读会计专业的学生会去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这些都是高校生修读第二专业之后给自己“镀金”的方法。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