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2011级临床8班,有8个同学约定了一个特殊的仪式:每次这门课开始时,大家穿着白大褂,默默地站在老师的周围,低着头,持续一分钟。这是一堂局部解剖课,这个实验组的同学簇拥着的,被橙色布袋覆盖着的,是南医大最特殊的教育者——“大体老师”。
先学会尊重“大体老师”
“相当于说声‘老师好’。和走上讲台的老师不同,‘大体老师’没动作不说话,但他们却用高尚的行动,支持着医学事业发展。”班长郁婷燕说,“和‘遗体’这种冷冰冰的词相比,学生们更愿意使用台湾慈济大学的提法,称他们为‘大体老师’。局部解剖学的第一课,老师就带着我们全班向‘大体老师’默哀。”郁婷燕说,但从那之后的每次课,这8位同学一直坚持着这简洁的小仪式。“没有人要求我们,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给郁婷燕上解剖课的张露青老师始终记得这样一位老奶奶。“她拎着大包小包,衣衫破旧。从外地来南京,找到南医大志友办公室。”张老师说,老奶奶希望去世以后捐出遗体,但不知道怎么办手续,张老师拿出申请表给她填写时,老人说她不识字。接近中午了,她从包里面拿出炒米,问我要开水准备冲炒米当午饭。张老师随即就去食堂为老奶奶打了一份盒饭。“可她并没有吃,而是小心地收好,说是留到晚上。”
“这样贫寒,可她想要捐献遗体,这让我感动。”张老师说,她在同学们本学期的第一堂解剖课讲了这个故事。并告诉大家上解剖课时应该:默哀、感恩、严肃、认真。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