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
全省通报批评,将在高校展开自查
昨日,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一王姓工作人员告诉大河报记者,“学校也很坦白地承认这个事了。这种贷款,主要审查是在学校,我们只能通过网上审核。贷款时,我们会把合同发给学校,学校组织学生签订合同,签订合同时,管理中心和银行都不在现场,这算是管理方面的一个漏洞吧。”
当记者问有何措施避免学校参与造假时,王姓工作人员说,“我们前期也对此有要求,要求学生申请贷款时,提交审批表,上面有贫困三级证明和相关家庭信息,具备这样的东西之后,才能发放贷款。”
当记者问对此事有无处理方案时,他说:“在全省范围已经通报批评这个学校了。教育厅和银行还要联合下一个文件,一方面自查看其他高校是否存在这种情况,若有将进行整改,若以后还有这种隐瞒不报的类似情况,肯定要对相关领导有处罚措施。”
昨日,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办公室一工作人员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个事还在调查中。至于具体的情况,她向记者索要电话后表示将由专人回复记者,但截至发稿,记者未见任何回复。
针对此事,河南千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涛认为,学校冒用本校学生的名义进行贷款,导致学生有了信用污点,不能再继续贷款,学校应当为这些学生消除影响,并赔偿因此造成的相关损失。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