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被指严重不公
综合多位老师的陈述,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的最大争议是过于倾向于行政人员,有悖高等院校薪酬“应向一线教职工倾斜”伦理,导致该校“教育行政化”进一步加深。
具体而言,首先是该实施方案在专职教师和行政人员的绩效待遇上没有参照国家的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实行校内岗位津贴制度,教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正处级,依此类推,副教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副处级,讲师的岗位津贴相当于科级。
但按照重庆工商大学的绩效实施方案则出现相反情况,例如该实施方案中该校正处级别领导一年为97300元,副处为81000元,正科为63000元,而相对应的正教授为4级64400元,副教授为5级51400元,6级为46400元,7级为41400元……
多名教授解释,以上只是固定薪酬部分,大抵占总薪酬的70%,另有30%为浮动薪酬。在多名教授看来,如果说固定薪酬的差异令人愤慨,那浮动薪酬部分的差异则“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按照重庆工商大学一直执行的标准,从教授到讲师每年需要完成的课时大抵在220节至260节之间,但新的实施方案则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大约70、80节课时,最终的要求是需要一线教职工每年完成320节左右课时的工作。
“在新实施方案下,我们需要完成这么多的课时(过渡期为290节,时限为一年),再加上科研任务之后,才可以获得超课时费收入作为浮动薪酬,超课时费平均每节课60元”,一名在该校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的教授说,“但行政人员只要每天坐满8小时班就可以拿到,而且他们没有科研任务,这太不公平了!”
不过,也有该校行政人员表示,方案中的教师系列工资未含任何教学科研工资量(教师上述薪酬金额不含超课时费和科研补贴,即所谓裸工资),而行政的工资是包含了上班工资后的全部金额。“修改后的工资方案做了极大调整,完全是对教师倾斜了,究竟是谁拿得多?”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