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国内很多企业家其实现在已经有实力可以捐到上百亿,这是最高实力了。国外流传着一个传统,尤其是过去,当教育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企业家捐赠一般都倾向于捐给教育,去捐给一个大学,比如说斯坦福大学,都是由个人捐的。其实中国企业家肯定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问:您说的是本人吧?那目前没有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俞敏洪:不光是本人,还有其他人,比如说李书福已经在北京办了一个吉利大学。之所以现在企业家没有这样的行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家本身还不足够老,他自己还可以用这个钱来继续赚更多的钱,我觉得这个也挺好,因为钱越多最后越好,他捐的越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教育政策,尤其是对私立教育,我们中国把它叫做民办教育,这个政策是不明朗的。因为教育是中国的意识形态,它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所以媒体、教育、出版现在的控制其实是不合理的。首先要相信中国人民是希望中国好的,其次要相信媒体出版或者说教育所有这些行业里面的人,其实都是愿意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去办事情的,所以这样不放开或者说政策不明朗导致大家的积极性会受挫。
比如在民营教育领域当中,到现在为止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民间力量去办大学到底是什么样的说法,没有特别明确的做法。
问:您之前说过特别希望办一所大学,现在情况如何?
俞敏洪:我在做,我前几年一直在北京想办法征地,因为办大学的前提目标需要有500亩地,但是我后来发现在北京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了,因为在北京只要是稍微好一点的地块,政府就已经不太愿意把它拿出来办大学了。对于地方财政来说,经济效益永远是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所有的政府都会考虑这500亩地如果用来办工厂或者用来办别的行业,能带来多少税收,而大学不光不能给他们带来税收,还要给他们带来麻烦。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说在北京的几所民办大学基本上都是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有一个问题,它原来和某个大学是联合在一起的,和这个大学有协议也好或者说有股份制也好,这是我们希望有的。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