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 2月22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春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韩筠出席。此次发布会介绍高等教育领域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及“”的进展情况。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王延觉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称,“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高校积极响应“2011计划”。王延觉司长介绍说,有300余所高校按照要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协同创新,150所高校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26个省市成立了“省级2011计划领导小组”,22个省市落实了“省级2011计划”的专项经费。
高校积极响应“2011计划”的同时,一些行业、企业也积极响应“2011计划”。王延觉司长称,近50%的大型骨干企业实质性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中,已承诺和落实的新增资源超过200亿。2/3以上的中科院研究所、60%的行业骨干研究院所以不同方式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当中。
目前全国已有150所高校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针对协同创新中心如何认定,王延觉司长称,在高校前期充分培育组建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的标准,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专家遴选方式,遴选出一批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
“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专家认定初审工作已结束。遵循“集中研讨、独立评审、随机配送、比例限定”的方式,共邀请包括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协会及骨干企业的专家学者175名参加评审。”王延觉司长介绍说。
扩展阅读: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2012年5月4日,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简要地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