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现“神题”(2)

2013-02-04 09:4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小学一年级语文题

  考查“脑筋急转弯”

  “有个人到一个地方去,他来去乘的交通工具是一样的,可他去时只花了一个小时,回来却花了两个半小时。请问这是为什么?”这是给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做的一道语文题。

  记者请同事、中学生,大学生甚至大学教授回答这是为什么,都没有一个人回答正确。原来这是一道考标点符号的题,题目中的“两个半小时”中的“两个”和“半小时”之间读起来要稍停顿一下,这样“两个”“半小时”加起来也就是一个小时了。

  武汉市积玉桥学校校长祝正洲说,这样的题目出给一个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做,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有点越来越钻牛角尖了?

  “读过中学的人大概都记得有一类数学题,严重脱离生活实际。”

  祝正洲说,比如初一数学中总喜欢出现:“一个游泳池有一个进水口、一个出水口,其中单独使用进水口把游泳池注满需要X小时,单独使用出水口把满池水放完需要Y小时,请问两个管口一起开,几个小时可以把水注满?”之类的题目。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会出现吗?”祝正洲说,出题者没有将题目和生活衔接起来,只关注知识点,用脱离生活的东西去“死搬硬套”。

  “还有一些题目,甚至有悖于和脱离了道德伦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举例说,某大学有道期末考试题目是要求考生写出平时喜欢旷课的同学的名单。

  “这不是要学生相互揭发吗?”熊丙奇说,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考核考试,老师可以尝试创新,但创新必须有基本的伦理底线,避免给同学们带来道德伦理上的困扰。

推荐阅读: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