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招办主任秦春华
中国教育在线:您一直都谈到北大对于这种状元等等实际上来讲虽然说高分是好的,但是北大不会只要这种高分的学生,那么北大更希望迈入北大校门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来了北大以后,咱们北大又能给予这些学生什么?
秦春华:我想北大更希望要的是适合北大培养的学生。北大也要高分的学生,但是北大不要只会考高分的学生,因为一个人如果只会考高分,他可能意味着他可能丧失了很多更为宝贵的东西,比方说创造力,同情心,社会责任感等等这些。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适合北大培养呢?坦率的说,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是特别地清楚,因为恢复高考后30多年来我们都是按照分数来录取的,我们都知道他们考进来分数多很高,但是他们是否都适合北大培养呢并不见得,我就知道分数很高的学生,他们在北大过得并不快乐,甚至很痛苦,为什么?比方说在北大,没有人应该告诉你,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为没有人知道你的未来是什么样?也没有人知道你将面对的未知世界是什么?怎么就知道你选择的道路就一定是错的,说不定一个伟大的发现,就存在于你目前所选择的别人看起来很错误的道路上。所以没有人会这么去做,但是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按照别人的指令去做事的学生来说,他在这个环境里面,他就会无所适从,他就会很茫然,茫然到最后他就很痛苦,一个人被放在不适合他的土壤里,不仅意味着是一种人才的浪费,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悲剧。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北大培养?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去发现,去选拔,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目前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大山,极其困难,因为在这一点上我们缺乏起码的经验,我们不知道什么人适合我们,我们现在做了一点探索,有了一点感觉,但是还谈不上经验,虽然是一座大山,但是我们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攻克它,我们计划时间是十年,如果十年之内我们对于北大究竟要选拔什么样的学生有一个基本判断,我们就完成了一件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大事,对推动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是有作用的。
中国教育在线:实际上我觉得您的核心理念就是说,我们北大是在挑选适合北大教育的人,反过头来说,对于学生来讲,他也应该去选择适合他的大学。
秦春华:对,不选分最高的,只选最适合你的。
中国教育在线:这是教育里面最难做到的。
秦春华:其实每个大学都是不一样的,适合北大培养的人不一定适合清华,也不一定适合复旦,反过来也是一样。我曾做过一个实验,同一所中学的同一个班级的两个男生,平时成绩都差不多,他们一个去了北大的计算机系,一个去了清华的计算机系,学的也都是同一个学科,三年以后我问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他们告诉我,北大的学生二年级的时候提出来研究方向,但是他做大作业的不如清华的同学。清华的学生二年级的时候只能完成老师给出的题目,但是他做大作业的本质特别强,后来一个项目也旁证了我的实验,凡是北大得奖的比赛,清华学生都得不来奖项,凡是清华学生能得奖的学生,北大学生都得不了奖项,这个很奇怪,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凡是北大得奖,清华得不了奖的,基本上是发散性的。凡是清华得奖,北大得不了奖,都是命题作文,我想这个例子鲜明了说明了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他们因为学科的性质不同,人才培养的特点也不一定,他不说明哪个学生更优秀,只能说明哪个学生具有什么样不同的特点?另外一个故事,有一年耶鲁大学在中国招生,上海有一个中学生,酷爱历史,在中学的阶段通俗过《资治通鉴》了不起吧,而且他把耶鲁大学历史学系的石景千的中文译本都读遍了,耶鲁没有要,为什么没有要?原因是耶鲁的面试官问他,晚上回宿舍干什么?我给同学讲历史故事啊,面试官由此拒绝了他,为什么呢?面试官说,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子,晚上回到宿舍里面不是男女朋友,会谈足球,有谁有兴趣会听你讲枯燥的历史故事,要么说明他说的是假话,要么说明他不合群,但是耶鲁培养的目标是什么?要培养世界领袖,一个不合群的人怎么能够号召其他的人去跟着他干伟大的事业,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位面试官说,他也许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但他不适合耶鲁。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