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政协委员:招生公平才能破解异地高考矛盾(2)

2013-01-27 11:47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杨素珍:作为本届新当选的政协委员,我觉得自己心里更加有了使命感,更想多关注在未来5年内关于教育方面的工作。

  当前最重要的是保障民生,实际上教育是最贴近民生的,因为一个孩子关系着一个家庭。

  我们一定要做让人们满意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担负着复兴国家的重任,如果此时做些前瞻性的工作,会对将来起到重要作用。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事业,但现在我们却在实践中疏远了文化。不是我们的民族缺乏文化,而是在传递过程中,我们只把文化传承简单片面地理解为知识、技能的传承。这一认识的偏差直接造成了传承的偏失,文化传承中最富表现力、创造性、最具人文张力的那一部分在长期的忽略中流失了。水土的流失可以使沃土成为荒漠,而文化的流失则使一个民族的黏合力、创造力迅速失水以至干瘪枯萎。

  B 提高教育质量最关键是教师的敬业精神

  主持人:改革是一个有着阵痛的长期过程,那当前的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变?

  杨素珍:之前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百校兴学,都是教育领域做得不错的典范。现在我们大部分的学校的硬件都达到了教学需求,目前的关键就是要提高教育质量。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虽然教师的学历、学校的硬件、办学条件的好坏,是决定一个学校好坏的关键因素,但这并不是影响学校持续好或坏的决定性因素,最关键的还是校长、教师的思想问题。很多较薄弱的学校来山大附中培训,他们发现附中的老师都非常敬业,这些老师认真备课、上课,还会给学生做课后辅导,而很多薄弱学校的教师,在这些日常工作中下的工夫远远不够,学校校长对此也不够重视,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形下学习,只能走下坡路。很多学校多年来薄弱,他们找的借口很多,比如“硬件差、老师水平低、生源不好”,这都是“懒”“不作为”的借口。

  主持人:如何才能做到不把学校办成考试机器、升学基地呢?扭转这种局面,学校将怎么做?

  刘自觉:我认为未来的教育应着重关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做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二是教育资源的平衡。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重在提高教学质量。今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达到了GDP的4%,基础教育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但现在公众对教育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机会不公平,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资源的平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静态平衡,而应该是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例如,如果政府强行把好学校和差一些的学校进行“拉郎配”,这样表面上看起来是达到了平衡,但执行一段时间后,好学校有可能会被差学校拉垮,而差学校也还是扶持不起来,这样的静态平衡是无效的。而达到动态平衡,是让其健康发展,让弱者加强,让强者更强。

推荐阅读: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