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影响
若不设门槛,城市学校或被挤爆“异地高考”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牵涉户籍管理等诸多方面
南方日报:教育部门常常说,“异地高考”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如何理解这句话?
高凌飚:我们应当看到,造成教育不均衡、不公平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允许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这件事不仅仅是教育体制内部的问题,还涉及到户籍管理、社会治安、税务分配、教育投资、人事编制等许多方面。所有这些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保证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放开高考政策,像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地区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滞留和居住下来,这对这些城市的承载能力将是巨大的考验。
李盛兵:解决随迁子女高考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设计,协同创新。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本地学生和随迁子女。对政府而言,既要考虑教育公平,让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者的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又要考虑随迁子女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对本地生而言,在改革中要保护他们享受国家平等的高考资源;对随迁子女而言,要争取享受随父母的教育权和高考权。因此,随迁子女高考问题的解决需要积极稳妥,分步进行。
李玉忠:目前,高校招生体制仍实行分省招生计划,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异地高考”,就会牵涉到不同地域、不同省份的不同考生的利益问题。也就是考生流入地和流出地间的整体录取率的问题,处理不好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和更大的矛盾。
何晓园:如果“异地高考”不设门槛,城市学校可能将会挤爆,这不仅影响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同时还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异地高考”改革是巨大进步,但必须认识到这项改革的艰难,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
叶丽琳:“异地高考”实际上也是社会问题,是涉及整个社会均衡发展、教育资源再分配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尽管建设了很多中小学,但仍然满足不了日益膨胀的入学需求。高考不设门槛,异地高考可能演变成“无限制的高考大迁徙”。另外,人口的流动应当理性,否则,大城市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问题更加明显。这是我们城市化、工业化等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需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有序居住。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