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3:准备哪些申请材料,怎样写好申请书,顺利进入笔试?
据悉,申请高校自主招生的材料一般包括:申请表(或报名表)、成绩单、个人陈述(自荐信)、推荐信、获奖材料、其他有关附属材料等,各校略有不同,大同小异。具体而言,怎样从大量的申报材料中脱颖而出,让审核老师从推及如山的材料里选中你,是关键所在。
如果将材料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申请表(或报名表)、成绩单、获奖材料。按照固定的格式提供。第二部分为个人陈述(自荐信)、推荐信。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特色?这需要仔细推敲。第三部分即附属部分,指的是虽未获奖,但是也是很能说明学生的特殊才能。例如:出版过小说、发表过论文、获得过专利等。
复旦招办人士表示,需要学生准备的申请材料有两份,一份是在网上报名初期提交的材料,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和高三一年最好的一次由高中盖章的成绩单,学校将根据这份材料进行筛选,通过的学生即可进入“千分考”笔试环节;而第二份的材料显得更重要,在“千分考”中合格的学生需要再递交一份更为详细的入学申请,主要目的是让面试官更好地了解你,从而在面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与你进行互动。
问题4:如何准备自主招生笔试?
有家长表示,今年的自招政策出来晚了,考试时间也延后了,明年3月考,面试怎么也得3月底,4月份才能出结果,距离6月高考2个月不到,一旦考试失利,恐怕就会影响高考的发挥。而且自主招生考试之后紧接着就是高考,多少让人觉得步步紧逼,“鸭梨”山大。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自主招生的考试。吴坚建议,从现在开始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来准备应考,考生一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些考生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来对待自招,全力准备两门功课的复习、备考,忽视了高考。但事实上,自招只是提供考生一个敲开名校大门的机会,要抓住这个机会并不等于放弃部分学业,恰恰相反,只有各方面综合素质都过硬的学生才能脱颖而出。两者兼顾,万一自招失利还有高考保底,但如果全力拼自招,很有可能“鸡飞蛋打”。
[题外话]
“3+1”、“三门变两门”都是伪命题
吴坚表示,这次三大联盟的自招政策之所以引发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困惑,很大程度上在于,上海施行的是“3+1”的学科选择政策,这个政策的提出初衷是好的,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可是,负面影响也很突出,高中教育本来就应该是通识教育,学科分科过细,很容易造成学物理的不懂化学,学化学的不懂物理,学生偏科现象严重。
而如今,教育部出于减负的目的,要求自招减少考试科目,甚至最好不要通过考试来选拔学生,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可是对于高校而言,考试是目前最科学和公平的选拔学生的标准。取消考试不可能,但减少考试科目又会带来新的不公平。教育政策和自主招生政策变动,应考虑延时性,毕竟很多孩子被这些年“裸考”进入名校概率直线下降的现实所逼,从高一开始就在向自招考试方向努力了。自招政策的改变应考虑至少提前一年时间公布。政策应该是严肃的,应该是引领的,应该是延时性的。
推荐阅读: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