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获批建男子中学,南京一所中学办“女生”班,城市出现的男女分校引来热议。昨日,曾经是武汉市最有名的女校之一的武汉市十九中举行百年校庆,有校友提议,“学校将来能否恢复女校?”“目前,学校还没有这样的考虑。”校长李东明表示,从武汉教育现状来看,男女分校并不合适,尤其会对青春期的孩子带来不良影响,“而男女合校能让性别差异实现互补。”
百年老校曾是著名女校
校友提议恢复女校,这与该校特殊的历史文化有关。武汉市十九中的前身为汉口圣若瑟女子学堂,是一所教会学校,办学至今已有100年历史,也是汉口最早的女子中学之一。圣若瑟女子中学的教学大楼至今保护完好,并一直作为教学使用,这在武汉市的老学校中很少见。
1952年,圣若瑟女子中学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武汉市第四女子中学,1956年改为武汉市第十九女中,1968年,男女合校,改名为武汉市第十九中学,现在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汉口自治街的十九中校园,教学楼的显眼处刻着“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彰显着学校的悠久历史。校友们回忆,当年的女校除了设语文、数学、史地、理化各课外,还增加英文、手工、绘画、音乐各课,老师几乎全部是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获得教师学位的意大利籍修女,“当时是武汉市的热门学校,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女性佼佼者数不胜数。”
75岁校友回忆单纯环境
昨日,十九中校友从各地赶来,为母校庆祝华诞。其中,三代同为十九中校友的魏素云老人一家格外引人注目。今年75岁的魏奶奶,是学校1956届毕业生,老人的儿子是学校1982届毕业生,如今,孙女胡雅琴也是市十九中的一名高中生。“我读书时,学校还是第十九女子中学,校园里是清一色的女生。”魏素云告诉记者,她17岁转学到第十九女中,记得刚到校时,大家都中规中矩,乖得不得了。等熟识了,本来腼腆害羞的变得开朗、爱说话。“其实,在没有男生的环境里,女孩子们更放得开,更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女子中学最大的好处是单纯,我们在纯净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修养,完善自身,修得一种人人平等的思想。”魏素云回忆说,学校当时教体育的也是女老师,教语数史地等科目的,既有男老师,也有女老师。“唯一觉得不方便的是,女生碰到体力活时有点犯愁。”“从女中毕业后,一点也没有觉得不适应,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魏素云说,她毕业后读了中专,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推荐阅读: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