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北京等地即将放开异地高考的消息,网络上产生一个新词:异闹,即北京等地的一些家长组织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反对外地籍考生在京就地高考、录取。
资料显示,北京考生考取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概率,高于其他省市考生的几十上百倍。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同样是生活工作在北京,同样要交税、为城市发展作贡献,但因为没有当地的户口,其子女便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造成了大量的“高考候鸟”,这不仅加剧了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成本,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然而我们又很难说北京等地家长们的激烈反对是一种矫情。人性一定是有自私自利的一面的,尤其是当这种利益本能在制度层面被长时间内认可的时候,这种人性上的自利性便不可避免地带有傲慢与偏见。
放开异地高考,不在于人性的取舍,而在于制度的公平与否。北京家长自认是放开异地高考的受害者,这无须加以道德苛责,但也决不是反对放开异地高考的参考因素,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如此,才说明放开异地高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人性可以是自私的,但公共政策必须是公平公正的。因为没有人生活在孤岛。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你的自私不能凌架于他人的权利之上。一个有序的社会,必然有一个对人性进行驯化的过程。或者说,正是因为人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才需要公共政策来加以纠正和改良。这正是公共政策和决策的最大使命所在。一直以来,异地高考之所以悬而未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反对声太大,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太大,但要知道,正是因为这种畏难心理,加剧了今日的改革成本和阻力。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