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不均
焦点:如何看待和解决择校热?
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均衡,以及师资队伍分布的不均衡,择校热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少家长反映,择校热现象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导致人民群众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工作存在不满,已经到了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的时候。
在本次大会上,不少委员也表示,目前的择校热现象十分引人关注,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希望教育厅能够拿出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这种现象。
回应:2015年前,公办校择校生比例低于10%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缺乏,城市学校受关注程度高,聚集了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昨天,沈健在回应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向与会的委员们分析了择校热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为了能让孩子发展得更顺利,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家长往往想方设法为孩子择校,希望子女通过接受相对高质量的教育,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沈健说,这是择校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沈健说,为了缓解择校热,江苏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努力消除城乡间择校,这主要是通过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投入和建设来实现,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努力消除大中城市里的“择校热”。
具体措施包括,规定热点高中要将不少于50%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每所初中,由所在初中择优推荐。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定期交流制度,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要按照每年不低于15%、骨干教师不低于15%的比例进行交流。
为进一步缓解“择校热”问题,沈健说,未来江苏还将进一步完善多项政策措施。
“未来公办学校要坚持免试免费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实行自主报名免试入学,如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规模则按计划摇号录取。严禁任何学校进行或变相进行各类入学考试测试面试。”沈健现场承诺说,会逐渐减少择校生比例,如满足学区生源入学后仍有多余学额,则通过公开报名、摇号确定,到2015年前,每所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要低于招生总数的10%。
沈健说,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鼓励和支持同一层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通过组建教育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等方式共享优质资源。同时,要严格强化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绩效工资改革
焦点:教师工资如何体现“绩效”?
2009年,江苏省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截至2010年4月,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顺利完成。早前,由于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不少人都呼吁,希望早日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这对于提高教师地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