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浙江省教育厅公布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2)

2012-11-27 09:43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原因》

  家长的过度保护与老师害怕学生受伤

  自2009年,陈嵘便参与“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研究”。3年间,她也不断在反思和寻找“下降”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过重的学习负担挤占了运动时间。也许,“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才能引起重视吧。”她说。这样,才能改变体育课作为副科的弱势地位。

  制度缺陷,也是导致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

  体育老师的保护制度缺失,“害怕学生受伤”成了一道紧箍咒。“他们不得不缩手缩脚,不敢给孩子加量。”陈嵘说。因此,她认为,“需要从制度层面,给予体育老师保障。”

  “家长的过度保护”,也是其中一个。“以前,学生在活动中摔倒,家长并不会那么敏感。”陈嵘说。可现在呢?家长的过度保护,束缚了孩子运动与体质的发展。

  “孩子平时锻炼少,特别是自己去和大自然接触,主动活动,非常少。另外就是和饮食习惯有关,很多孩子爱可乐等碳酸饮料。特别一个感觉是现在的孩子很容易受伤,其实我们都是先热身活动后再参与运动的,但是有些学生,跑跑就摔跤了,还特别容易骨折。以前最多有些扭伤,很少有骨折。”一位初中体育老师表示。

  体育锻炼应试倾向明显

  另外,体育锻炼的应试倾向,是造成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一所重高运动场,傍晚时分,只有五六位同学在长跑,一位女生表示,平时很少锻炼,“要体育测试了不得不练习下,不然会不及格”,同时,她也表示,“主动出来运动的人很少”。

  一位重高体育老师发现,一些本应在初中就需要练习的项目,不少学生却从来没摸过。在一些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对中考进行的教学比重过大,而忽视了其他的基础内容。一位初中体育老师透露,中考体育测试前几个月,几乎一切“与中考无关”的运动项目都要取消,而为中考项目服务,这几乎已成为心照不宣的惯例。而小学的体育课,有些因为体育老师不足,由班主任当班,练习的内容比较单一。

  “孩子在成长的特定年龄段,要进行相关的练习,这样对整个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才会有好处。但过了这个时间段,再怎么补,会有好转,但达不到那个程度了。”杭二中的肖伟老师这样解释。而体育锻炼的好处是隐性的,在意志品质、交往能力,能给孩子带来帮助,但现在“大家都有些功利”。

  也正是这些原因,学生的视力情况很触目惊心。近日公布的,市教育局年对于2011年杭州市中小学毕业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高中的近视率几乎都在九成(见下表)以上。

  这些,都亟待改变。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