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高校教师工资收入真相大揭秘(2)

2012-08-20 21:3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从校内工资(奖金)来说,其基本构成有三个部分:岗位津贴(含职务津贴)、课时费和科研奖。岗位津贴基本按职称和职务来评定,但差别不大,课时费主要看课时的多少来计,据笔者所知,除深圳大学外,一般高校单节课时费普遍不高,这也是大部分教师对上课挣课时费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说明高校教师的校内工资差不多,差距最大的主要在职务津贴和科研奖励方面。

      高校教师中有一部分人,他们既是教师,又是领导干部,这样“双肩挑”的人他们的岗位津贴比一般教师要高出不少。此外,最大的差距来源于科研奖励。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科研方面的重视,高投入与高奖励成为应有之义。大部分高校都有明确规定,只要为学校带来高额科研经费(含纵向和横向经费),则会有较高的科研奖励,有的教师因为科研经费高,甚至每年能够拿到几十万到上百万的奖励。

      应该说,这部分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有钱一族,他们有能力购买豪宅豪车,这一群体的所作所为也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这样的教师在高校毕竟只是少数,而且主要集中在应用性较强的工科领域,这样的人数在每所高校不会超过5%。而对于以文科为主的高校和从事文科教研的高校教师来说,高额的科研奖励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望月兴叹。

      既然教师的校内工资由学校发放,则发放的多少与学校的收入紧密相关。学校收入高,则教师的平均收入高。而学校的收入主要来源有五块:国家所拨教育经费、学费收入、学校自主争取到的科研经费、上级专项经费以及学校创收。从国家所拨教育经费来说,相对于高校来说是远远不足的,甚至是杯水车薪。

      以武汉某部属院校为例,国家每年所拨经费为2.1亿,而该校教职员工近10000人,国家所拨经费连教职工的基本工资都不够,如何维持学校的日常开支?从学费来说,按每个学生每年5000元的学费收入来看,其数额也远远不够一所大学的日常开销。据笔者所知,一所四万人以上的高校,其每年的基本开销在 10亿元以上。为此高校只有在科研经费和其他创收上下工夫,做文章。在这方面部属重点院占据先天优势,它们可以在科研项目申请,与企业科研合作,招收研究生(含课程班)等方面获得较高的收益。

      不过,由于部属重点院校普遍人员众多,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则所获并不多。这也是部属院校员工最叫苦不迭的地方。广州某重点大学教师节发慰问金,每人区区两百元,引来教职工的一片怨气,校长却振振有辞地说:“我们学校一万教职工,每人两百便是两百万,已经不少了。”

      但抱怨归抱怨,部属重点院校教师却很少跳糟到层次较差待遇相对较高的高校,原因在于高属院校的教师更容易获取工资以外的收入。这便是笔者要谈及的第三个问题,高校教师的个人创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名牌高校的教师在校外创收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教师在学科领域容易获得较高的声誉;教师在申请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校外演讲、讲座、培训等方面获得更多的资源。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能够做到名利双收,获取较多个人创收的教师毕竟只是少数。拿北京大学来说,有些教授开高档汽车,在威海买别墅,但对于大部分普通教师来说,他们依然要为每天的柴米油盐奔波。而对于省属高校和地方院校来说,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则是少之又少。媒体喜欢关注几个拿天价出场费的明星教授,又有谁来关心那些生活在低层的普通教师呢?

      中国高校教师工资普遍不高是事实,但每当这个问题被提及时,总会引来这样那样的质疑,他们还有创收啊,他们的灰色收入可不少。然而任何一个在高校待过的人,或许都会明白,即便想创收也不是那么轻松简单:到校外上课,课时费一般是比较低的(少数教授除外):想搞科研,项目是非常难以申请到的;想写文章,很多刊物是要版面费的。想出外演讲、讲座或培训,机会是很少的。

      如此算来,大部分教师还是依靠学校发的那点钱生活,而不是有多少灰色收入或个人创收。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社会舆论在媒体引导下认为高校教师是高收入人群,以为他们都像郎咸平、张维迎这样的明星教授一样拥有高收入;另一方面,生活在高校的大部分普通教师们内心却充满着抱怨和无奈,多少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只不过是仅够生存的一点工资,面对高企的房价更是只有望洋兴叹。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高校教师能享受福利房待遇,殊不知,福利分房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许多教师被迫选择了在校外兼职或寻找远离学术的捞外快。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高校教师不专注于学术而忙于捞外快的呢?恐怕还是中国大学的“工资+自己创收”的薪酬制度,正如著名学者熊丙奇所言,“带来的严重问题是功利学术以及所有教师对教学任务的淡漠,每个人都为五斗米折膘,为‘创收’已经不择手段”。

      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精英,当他们的才智不能为他们换回体面的收入时,利用才智来创收便成为几乎惟一的选择。曾经有学者提出解决的“病方”:“加工资远不如开除几个创收的教师更有效。现在的高校又不担心招不到老师,只要放低文凭门槛,总能维持学校的道德门槛。”

      但说实话,说出这样话的人要不是对高校缺乏了解,便是别有企图了。如果不从根本改革中国大学的薪酬制度及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及考核监督制度的话,以为只需要采取杀鸡骇猴的手段便可以实现大学教育的好转的,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当大部分高校教师面对着不入流的工资水平,又何谈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相关资讯

  • 用户评论(已有464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以下言论为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马缤辉 发表于 2012-08-20 17:13
  • 确实给力,我现在也是在本科院校,讲师而已,工资待遇一般,连买房子都比较困难,更别谈其他的。科研压力也挺大。都说高校是个轻松的地方,实际上高校才是竞争最激烈和最残酷的地方。学霸们不说了,光是那些个领导们压你头上,你也很难受。
  • 李云山 发表于 2012-08-15 10:57
  • 回复:张晓权
  • 俺已裸奔17年,结婚8年被老婆笑话7年,第一年不清楚具体情况。奈何!!
  • 网友 发表于 2012-08-06 18:19
  • 唯一满足的一点就是当别人知道我是教师时,总会有一种尊重和羡慕的神情。除此以外,几乎两手空空。
  • 古叶 发表于 2012-08-06 18:13
  • 只要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教师削尖了脑袋要做官,要从政,要创收,都是被逼无奈啊。就像贪官之所以贪得无厌,是因为贪腐的钱财要孝敬上级,不贪腐的话那有钱去“孝敬”别人呢?
  • 刘芳 发表于 2012-07-16 14:39
  • 工作十五年的二批B本科院校副教授,硕研,月实发工资2900,校内津贴820,无年终奖,无其它福利。生活的城市房价9000.
  • 网友 发表于 2012-07-01 18:29
  • 同为高校教师,学历、职称、论文、项目.....收入?同感啊!
  • 网友 发表于 2012-06-30 22:50
  • 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可以纳税了,虽然不多。
  • 罗玲 发表于 2012-06-24 09:53
  • 回复:网友
  • 深有同感!教师,就是最廉价最没地位的劳动力。什么人都可以管一管你。
  • 郭祖华 发表于 2012-06-07 11:55
  • 其实没什么可说的,中国几千年来什么时候尊重过知识? 当老师收入低不奇怪,劝各位一句,如果想挣钱千万别当老师。如果想好好为社会培养几个人,你就忍受贫穷,忍受因为科研业绩不如人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忍受学生不好好学习的现状而带给你的困惑和失落,忍受你的工作不被领导和社会认可的现实,平静自己,做一颗尘埃,千万别再失了自己的良心,偏离了真道。
  • 网友 发表于 2012-05-24 11:11
  • 运红 发表于 2011-11-26 23:44 以上所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话越说越多的问题,这么大一个中国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呢?问题是有的,但反过来,有谁嫌自己的工资高呢?在文革其间,你敢报怨吗?60年饿死多少人不知道,反正饥寒交迫是毫不为过的。谁又敢言语呢?我无权参与你们的话题,报谦了。不当家不知材米贵。人比人,气死人。本人是农民,因著多原因多年无房,从08年6月份至今一直在建房和装修中(一个人)在这段时间内我几乎是零收入。爱人给人家做饭带看门一月500元。别的农民的毛收入在3000元·年·人·以上,这里面有化肥·农药·水款·工资等在内。就这农民们都不意乐乎,感谢国家的政策好。多赚钱是人之常情。请不要忘记任何巨大的财富背后都隐藏着罪恶。更不要和他们比较。祝大家近量多赚钱,了确心愿。 ----------------------------------------------------------------------------------------------- 动不动拿文革说事,不懂历史的不要瞎搅和

  •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