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大中华高校资讯科技网上大赛”有关事项

2012-08-12 18:1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1、活动宗旨
    配合科教兴国的方向,让两岸四地的同学,透过先进科技,切磋交流,扩阔国际视野。并使大中华地区的优秀青年加强沟通,互相了解。提高凝聚力及全球化竞争力。
    香港理工大学致力于举办这次大赛,并以英语作为比赛题目语言,以显示中华儿女的开放和活力,面向世界,积极与世界接轨。
    2、报名手续
    所有报名程序均在网上进行。所有比赛只限全日制本科生参加。每名参赛者必需在网上报名并填写各项资料,包括参赛者所属高校的学生证号码。
    所有参加校际赛的学生,每人只可参加一队。但每所高校参加数不设上限。但只限最多一队进入总决赛。每队成员四人并需邀请一名所属高校的全职教员领队。在网上进行报名程序时亦需填写基本资料,包括办公室地址等。
    3、资料核实
    凡参加校际赛而获得决赛资格的队伍,必需提供由高校(或学院)签发及盖章的证明文件,以核实所有参赛队员为全日制本科生,及领队的身份为全职教师。
    凡参加个人赛而获得奖项的同学、于领奖前,必需提供有效证明,以核实全日制本科生的身份。
    4、比赛程序
    个人赛:
    个人赛参赛者于网上报名后,由赛会用电邮发给参赛户参赛,于指定日期内,进入网上“统一”比赛场参加比赛,应答资讯科技问题。在限定时间内得分最高的五十名进入决赛。如有分数相同,则计算答题的速度,以判别优胜者。初赛前每人均获发一个网上模拟题赛户口进行练习。
    每名参赛者可有两次作答机会,以最高一次的成绩为参赛成绩。两次作答机会,可在同一日使用,亦可以在不同日内使用。
    校际赛:
    校际赛队伍于报名后,均由赛会用电邮发给参赛户口参赛。每名参赛者只可参加一队校队。每队均获发一个网上模拟赛题户口进行练习。由于每个地方的网络速度不同,参赛队伍可使用网上赛题,测试不同地点的网络速度,以选择连线最快的地点,进行比赛。
    每队参赛队伍,可有两次作答机会,以最高一次的成绩为参赛成绩。两次作答机会,可在同一日使用,亦可以在不同日内使用。
    两次进行正式比赛作答,必需有领队老师在场监察,并于事后签名确认。
    5、比赛日期
    个人赛于2003年3、4月间举行网上初赛,5月举行网上决赛。在网上的“统一”比赛场地参赛。
    校际赛于2003年3、4月间举行网上初赛。成绩最佳的五队在六月上旬到香港理工大学进行IT擂台决赛。
    6、比赛语言
    比赛语言为英语。
    7、比赛奖项
    个人赛:
    个人赛的冠、亚、季军皆可获得丰厚的现金,余下成绩最佳的前二十名亦可获现金。冠、亚、季军及二十名优胜者均可获奖状。
    校际赛:
    校际赛成绩最高的五队成员(包括教师在内),由香港理工大学招待,于六月上旬到香港理工大学进行IT擂台赛,并参加由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的“大中华高校生交流活动”,旅费及活动费用全免。总决赛的冠、亚、季军队伍均可获丰厚的奖金及奖品。其他总决赛队伍亦可获现金奖及奖品。所有总决赛队伍成员,均可获奖状,以作表扬。
     二○○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作者:    来源: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