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参加高考的考生正在填报志愿。国内一家调查机构曾公布一项对近两万名2009级本科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4%的学生满意自己就读的专业,在第一志愿录取的新生中,这一比例也不高,仅57%。更有甚者,将这种状态一直带到大四毕业。
这种现象其实是考生和家长忽视专业分析造成的。有一部分考生仅凭兴趣选择专业,还有一部分考生认为专业不重要,选一所名校,用学校的牌子就能找到工作。
而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一门心思地研究院校的好与坏,只根据估分情况选择几所院校,专业方面随便选几个,再填上服从调剂,志愿单就算填完了,直到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专业的重要性。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姜海峰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只看重学校。
要重视专业分析和兴趣
如今很多学生缺乏目标,特别是大一新生,绝大部分觉得课业无聊,不知道学这个专业有何用,毕业后该怎么办。姜海峰强调,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在考生兴趣点上对高校专业有透彻的分析。
他说,按照现在高校招生的规模,大学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已经大不如前,决定就业的是考生所学习的专业,而学校这个牌子所起的作用有限。因此,高考志愿填报时所选择的专业非常重要。
如果考生分数不高,可以通过填写“愿意录取到本校其他专业”来实现进入该校,再通过转专业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院校不允许转专业,那就要慎重报考。
很多考生选择专业时也会根据兴趣而定,姜海峰说,如果考生兴趣不切合社会就业实际,用来作为填报标准肯定不妥当。此外,在兴趣的基础上还要了解院校专业录取时的进档规则。
家长别替孩子选专业
在高考填报志愿期间,很多考生都有着同样的心态,觉得好不容易熬过高考,是时候好好放松一下了,然后把填报志愿的重要任务轻松地塞给父母全权代理。“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会造成家长的意愿完全地体现在志愿填报过程中,易忽略孩子的能力是否适合这个专业,从而使考生入学后缺乏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姜海峰说。
有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填报志愿时,60%的学生是听从父母、老师的意见或者服从调剂进入所学专业。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50%将选择另外的专业。
姜海峰建议,在选择专业过程中,考生应该和父母并肩作战,如果遇到意见不合,家长不能过于干涉,可以提出建议作参考,让考生自己拿主意。考生读大学,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就业,所以姜海峰强调,只要有机会自己选择专业,选择以后发展方向,就一定要好好把握。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