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对高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且2013年起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将按新专业目录执行。新专业目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新专业目录与考生家长有关系吗?
其实,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和相关规定主要是指导高校工作的文件,在宏观上体现的是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方向和目标,是高校设置专业、招生录取和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可以说与普通人的关系不那么密切,但若考生家长对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有个粗略的了解,在填报高考志愿选专业时会有一定的帮助。
新专业目录是对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而言的,经过十多年,旧目录逐渐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要求整合优化。此次修订之后,学科门类发生了变化,专业设置做了调整。现在站在考生和家长的角度,我们对这些变化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调整了专业数量新增艺术门类
新目录在结构上仍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其中增加了1个艺术学学科;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数量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减少了129种,比原来减少了20%。
具体为: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文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根据上述分类,考生家长会比较清楚自己报考的专业属于什么学科,各个门类包含哪些专业?这样,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就不会大海捞针,不知如何寻找了。
保留成熟专业撤并含混专业
新专业目录保留了一批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增设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以及应用性强、行业针对性强的新专业。撤并了一些“内涵不够清晰,名称不够规范,区分度较小”的专业。
比如“生物工程”、“生物系统工程”、“轻工生物技术”专业合并为“生物工程”,撤销了林木生产教育等12个无布点专业。也对一些专业进行了调整,如:经济学类拆分为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和经济与贸易类;图书档案学类更名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推荐阅读:
全国各省市异地高考方案
阿庆:反对北京开放异地高考
肖兵:开放异地高考会导致更多教育不公
北京晨雾:异地高考争论应更理性
考生家长必读:2013高考每月大事记
中国最真实的财经类 大学排名
2013年高考财经类专业报考指南
2013年高考理工类专业报考指南
2013年香港高校报考指南
深度解读2013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2013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
2013年重庆高考考试说明
2013年高考小语种专业报考指南
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 督促落实异地高考方案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