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剩下的一个半的考试时间里,这个“橡皮擦”接受信息的是截止到考试结束的半小时,发射答案信息的人,也很人性化地给考生留出了半个小时涂写答题卡的时间。
考试的铃声如约而至,记者凑近走出考场的考生,一些考生手里牢牢地攥着一个“橡皮擦”,并相互交流道:“你们都抄上了吧,我们那个考场进门时候就没有仔细查我,而是很随便的查了查,不过其他的考生查的比较严格。”一个发型很别致的学生声音很洪亮地说到:“我爸早已跟监考老师打好招呼了,我的每节考试都要照顾。”也有一些考生似乎没有考好,或者说是考试状态不佳,一言不发只是跟着家长默默地走着。
就此,记者给山西交口县新闻办主任进行了反映,新闻办主任称:分管教育的县长和教育局局长都在现场了。在记者再次回到高考现场后,遭到一辆丰田霸道的越野车(车号为晋JG5369)拦截,车上下来5名男子将记者的车团团围住,三人强行上了记者所驾驶的车辆,两人在车外“把守”,其中一人给记者出示了警官证,告知记者,我们是县公安局的,你们了解到什么情况?当记者称没有了解到什么情况时,这几名便衣“警察”便准备撤离。记者问及谁派你们来的时,李警官称:县里有领导打招呼了,我们过来看看,你们不要瞎糊闹……
数年高考作弊致考生千里“移民”
记者在山西交口调查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称,交口县有那么多外地人来报名参加高考,最主要的原因是交口县多年的高考作弊,让这些人感觉到了“甜头”。现在高考竞争如此激励,而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飞出山窝的“金凤凰”,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要“移民”到交口县参加高考。
为了证实这位干部的说法,记者联系到了曾经2010年“移民”到交口县参加高考的学生。王利(化名)告诉记者,他是山西忻州地区的一位学生,当年从亲戚朋友处获知,山西交口县高考相当松弛,而且有官方参与其中,所以为了能上一所好大学,他就做了假户口就在交口县参加了高考,最后“如愿以偿”地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
北京一位知名的教育专家称,这些高考“移民”的孩子实际是也就是“高考候鸟”,他们是随着高考季节的来临而“飞来飞去”。
他还告诉记者,山西交口县的高考“移民”大量挤占了本地考生的资源,而且严重侵犯了该地考生的切身利益。最为重要的是这些“移民”是参与当地的高考作弊,这样以来就加重了交口县高考作弊恶性循环,明显暴露出当地政府对教育的不重视,只是为了“教育政绩”而已。
早在2009年3月,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指使、组织或参与组织“高考移民”活动,为考生伪造或违规办理户籍迁移、中学学籍档案的考试工作人员,将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的相应规定进行处理。但是山西交口县多年高考作弊,多年高考“移民”都没有被披露出来,更别说有相关领导被问责,也许正如如今的交口县教育局局长“理直气壮”地所说“你们该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该抓谁就抓谁。”
每位进入考点的考生均需凭准考证入场,考场内无声钟、金属探测仪、屏蔽器及高清摄像头等高科技防作弊设备一一亮相高考考场,甚至有的省份配备了指纹监测仪,以防“枪手替考”,然而如此严谨、公平、公正的考试竟然在一些地方仍然是黑幕重重。
2012年中国高考进行改革,但是严防“高考移民”仍然是重中之重。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考生户籍须在该地三年以上,且高中阶段连续在该地就读三年,取得完整的高中学籍档案。而且要求2012年普通高考报名均采用网上报名及现场信息确认的方式进行,在进行现场信息确认时,审查考生的姓名、性别、族别、户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均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为准。
然而,山西交口县不但“顶风”国务院、教育部的高考政策,反而是各级职能部门层层弄虚作假,为“高考移民”大开绿灯。那么山西交口县“高考移民”又是谁在纵容呢?
2009年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可谓是震惊全国,之所以让人吃惊是因为不仅仅是利用高科技的作弊工具,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2012年的高考,山西交口县又一次复制了2009年吉林松原的情形,不仅高科技作弊工具买卖猖狂,而且是当地教育工作者甚至其一些官员参与其中。那么山西交口县的这次舞弊案国家又是如何查处呢?高考当天,山西交口县分管教育的县长、教育局局长都在现场,难道他们二位领导也参与其中?如此猖狂的高考作弊,在场的监管领导都发现不了?还是有更大的领导参与?或是另有隐情?记者将继续报道。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