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健养生 >>
健康误区>>正文
花样迭出的“备考”是否有效
专家点评不靠谱助考方法
来源: 家庭医生报 发布时间: 2012年5月22日 点击:318
日前,微博上一组某中学高三年级同学集体在复习时打吊瓶的图片引起关注。随着高考的临近,很多考生和家长们都有自己的的“独门秘集“,点滴、吃药、吸氧等,可谓“花样经”百出,但是哪些是有用的?哪些可能适得其反?
打吊瓶补氨基酸
这个首先被杭州市中医院急诊内科的王奇医生给完全否定了:“这个太不靠谱了!”王奇说。 “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种处方药物,它主要针对营养严重不良的患者。即使对重病患者,医生也要先详细检查,确定其适应症且符合注射指征之后,才能开出药方。
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随意注射氨基酸,可能造成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重肝脏、肾脏负担,绝对有害无益。此外,静脉注射本身也有风险。静脉注射将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很多患者会出现发冷、寒战、发热,甚至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夏季本是输液反应的高发期,一旦出现输液反应,那更是后悔莫及了。
考生自备吸氧器
这段时间进入最后冲刺了,晚上熬夜,结果早上打不起精神来。”高三学生小林这几天紧张备考,爸爸妈妈看他的精神状态不太好,听人说吸氧能有助于提神,但是去医院吸氧又没时间,于是就从网上专门买来了一台便携式自备吸氧机来助考。
医院脑外科的董勇告诉记者,这种便携式吸氧机尽量不要给学生用,因为其氧气浓度不宜掌控。吸氧也并不是越多越好,长时间过度吸氧也能造成人体内环境紊乱,严重的还会出现氧中毒。专家强调说,只有充足睡眠和适当运动才是调节脑细胞活力的最好方法。
乱服“聪明药”
每年中、高考前后,都有不少人到医院来配一个叫“利他林”的药。据说可以让孩子集中精力,还能提高智商。
据杭州市中医院西药房的王维主任介绍,“利他林”目前是处方药,只适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服用“利他林”,使多动症患儿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正常人服用后,注意力集中了,小动作少了,相对于之前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从而给人一种“服了药后变聪明”的错觉。 但是此“聪明”非彼“聪明”,健康人群根本不适合服用。服用后不仅不会“变聪明”,还可能产生很大的副作用,比如头痛、失眠、心律失常、肠胃紊乱等,并且存在成瘾的可能。因此,家长千万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徐尤佳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