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辩证对待“冷”和“热”专业?
“冷”和“热”专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一段时期来说,“冷”和“热”是相对的,这一段时期是“热”专业,下一段时期可能变为“冷”专业,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调控,“热”得过高往往就是“冷”的开头,大学毕业就业态势是“冷”和“热”的表现。如前几年招生很热的财税专业,到近期毕业时却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另外,考生和家长对“热门”专业的错误认识和盲目追捧,又导致不少高校不顾市场,抢办“热门”专业,如师范院校办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农业大学开设国际金融专业等,表面上看都是瞄准市场,可是等学生毕业时就业市场却已经人满为患了。
(3)如何冷静对待“热门”专业?
不可否认,“热门”专业是公众所向往和羡慕的专业。公众向往和羡慕是因为这些专业有不少诱人之处,比如就业前景好、就业的行业和地域环境好、社会地位高、工作待遇高等。但在选择“热门”专业之前,除了考虑上述“热门”和“冷门”相互转化规律以外,还应该冷静分析“热门”是否适合自己。“热门”专业可能适合别人,但不一定适合你,因此不能头脑发热地追逐潮流,甚至不顾自身条件去削足适履,而应冷静考虑。
首先要考虑,选择的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吗?不能图一时“热门”而忽视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兴趣爱好可以使你对所学专业心驰神往、乐此不疲;相反,选择了自己不喜欢、无兴趣的“热门”专业,只能让你进入大学后被动地、痛苦地学习,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很难有建树。
其次要考虑,你有能力上“热门”专业吗?应清醒认识到“热门”专业的竞争是激烈的,填报“热门”专业的人多,录取分数线自然也比较高。如果自己在高中学习成绩一贯不是很突出,而高考时发挥较理想,高考成绩刚达到所报“热门”专业的学校最低分数线,最好避“热”就“冷”。有些考生对报“热门”专业的意志很坚定,宁愿在本科“热门”专业录取不了的情况下,放弃其他本科院校而上专科“热门”专业,这样做实际上是降低了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文化层次和身份。
最后要考虑,你有职业能力吗?很显然,报考“热门”专业高手如云、人才济济,大学毕业后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如果自己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能力感觉不是太好,那么将很难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就算找了份所谓“热门”专业的工作,今后迎接同行业高手挑战,竞争会异常严峻。因此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是否具备所选专业的职业能力,自己是否准备终身去为之奋斗。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