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搬来的第一天,我在墙上贴了3幅字,一个是‘宁静致远’,因为袁鑫是个粗线条的孩子,不是那么细心,希望他能沉下心来学习;一个是‘知耻后勇’,中考的时候,老师当初是把袁鑫当成中考状元来培养的,因为轻视数学而出现差错,虽然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袁鑫有点沮丧,我希望他记住这个教训;一个是‘时不我待’,真正优秀的人会在等待中做好准备,希望袁鑫在三年时间里一步一个脚印,高考考出好成绩。”
周静没有特别提到她贴在墙上的横批———“高中三年,不要让妈妈失望!”
在撕掉字幅后,袁鑫高考之前就塞进去的小纸条掉了出来:“清华大学,我来了!”
袁鑫果然没有让妈妈失望。
在周静的记忆中,袁鑫从小就有两个特点:聪明,也调皮。
“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以袁鑫为例,夸赞他在数学方面特别有天分。家长都问是谁家的孩子,我就赶紧举手‘我家的,我家的!’”
而接下来老师不点名批评哪个学生比较调皮时,再有家长问是谁家的孩子,周静都不吱声,但是她心里知道老师说的是自己的儿子袁鑫。
袁鑫的调皮是出了名的。在滑滑梯上为了展示自己的创新性动作,结果头磕破了,被缝了两针,现在还留有淡淡的疤痕;上小学,挥个小红旗,结果小红旗杆插喉咙里了,但小家伙休息几天跟没事似的上学了。
“我们不担心袁鑫伤到自己,反而怕他伤到别人。”
但是袁鑫的学习天赋也早早表现出来了,只要提起书本,他就能很快进入状态,拽他也不走,而且很能吃苦。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说袁鑫精力太旺盛了,建议学点什么。周静征求袁鑫的意见,选择了小提琴。
“你能坚持下去吗?”
“能!”
2000年1月17日,袁鑫正式“拜师学艺”。此时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房间里练烦了,袁鑫就自己走上外公家的二楼楼顶,顶着北风练;而在暑假里也一练就是半天。小提琴的琴托将脖子边的皮肤磨红了,磨破了,但是袁鑫从来不喊苦,不说累。
“一开始练音阶的时候,比较枯燥,完全和他在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袁鑫也想过放弃,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下了,只是不好意思说放弃。”是父亲和袁鑫的一场谈话,让袁鑫知道了“男子汉做事要有始有终”。
2011年4月,根据自身的条件,袁鑫改练中提琴。从此,每个星期父母轮流陪袁鑫去南京上课,到后来,一个星期要去两天,每次袁鑫都自己主动带上课本,晚上练完琴,就默默地看书。
“老师和我们都曾经担心改练中提琴会影响袁鑫的学业,但是每次摸底考试,他都排在第一梯队,没低于前十名。”
虽然是“放养”,但是袁鑫从来没让父母为自己的学习操心过。每次考试,周静都是在乘坐公交车时,别的家长询问袁鑫成绩时,才知道儿子又参加了什么新的赛事。
“你询问他考试成绩,他就说,我考的好干嘛要跟你说,考的不好时再告诉你。”有时候,袁鑫会跟妈妈开玩笑:“你们要淡定,不要仅仅为了满足你们的虚荣心。”
今天,周静依然记得2006年,她带袁鑫去北京清华园,在大门口合影留恋时,袁鑫说的一句话———“若干年后,我一定来!”
2012年,清华大学,袁鑫来了!
自主招生 艺考 免费师范生 小语种 特长生 保送生 招飞行员 国防生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