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听从自己的心,看自己有多少本钱
中国地质大学大二学生周士旭被同学称为“学霸”。她高中毕业于北航附中,之所以选择中国地质大学,是因为在填报志愿时已经确定了自己想学的专业———地质学。当年高考前,她的“一模”和“二模”成绩高出一本线六七十分,父母希望她冲刺一下,争取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她通过了解得知,地大的地质学近几年在全国排名居前,并不比一些知名学府差。她最终报考了地大,现已成为班级的“学习标兵”。
“我报志愿完全是自己做主,而且不看过线多少分,而是看排名。”毕业于西城区第一六一中学的王亘之说。填报志愿时,他比较的是两次模拟考试成绩在西城区的排名。“我虽然没有提前选好专业,但已有一个大方向。报志愿时就是结合自身实力,在大的方向下比较几所学校。”王亘之从小酷爱中文,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是他心仪的学府。但他没有随意填写其中一所,而是看自己有多少“本钱”后才“下本”。“当然也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他说,去年自己“押宝”北师大,以高出学校提档线6分的成绩被录取,“想起来就捏一把汗”。回想起等待录取结果的那段时间,他记忆犹新。他提醒学弟学妹,报志愿时如果以学校为主,一定要把“分数账”算清楚。
专家:根据成绩分而“治”之,统筹兼顾
对究竟是先选专业还是先选学校的问题,首都医科大学招办主任张华建议,考生既要结合自身成绩,又要结合2014年的新政策,辩证考虑。
高分考生可以同时考虑学校和专业,既选好学校又选自认为较好的专业;分数偏低的考生要以选择专业为主,从就业角度去考虑,学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或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将来就业压力会小一些。成绩中上等或中等的考生,如果专业目标比较明确,可考虑以选择专业为主;没有特定专业目标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查看学校综合排名,报考一所和自身成绩相当的学校。
2014年北京市实施“平行志愿组”,考生多了一次选择机会。考生在填写A、B志愿时,既要考虑用B志愿保底,又要考虑B志愿是否真能保底。张华提醒考生,2014年很多高校按大类专业招生。考生和家长可以在专业选择方面少些纠结。但是,考生和家长要在填报志愿前“做足功课”,对学校的学科力量、研究生教育、教育教学资源、校园文化氛围等综合实力有所了解,对报考专业的培养模式、就业前景、进一步深造空间等都要提前了解清楚。
特别推荐:北京家长考生如有报考疑问,可选择志愿填报专业服务,帮你迅速解决志愿疑难。可加入 2014北京高考圆梦群(QQ群号:246186786)。祝学好、考好、报好!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