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填报技巧 >

造成上线落选的误区分析及填报技巧指导

2012-08-26 05:47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每一批次录取完毕后,总有一些成绩达到或超出批次线的考生没有被该批次院校录取,而这类考生,通常被称为上线落选考生。考生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学校填报志愿,避免出现上线落选的情况?专家提醒考生注意以下四个误区。
    误区1:过度相信预估分数线
    案例1  学理科的小王在高考中考了563分,超过重点线23分,想报考武汉理工大学。经过事先了解该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小王分析出该校录取分数比较有规律,大小年明显,一年高,一年低,在20分左右变化。由于去年是大年,录取分超重点线32分,小王分析,今年应该会有很多人不敢报考,分数会低一点。小王又询问了该校的预估分数线,得到的回复是555分报考就有希望。小王觉得肯定没有问题,就大胆填报了。没想到遇到“志愿扎堆”,该校录取分数超过重点线28分,致使小王的志愿落了空。
    专家指点  高校招生是有“大小年”之说,但“大小年”主要是因为考生心理引起的,并不绝对。小王这样进行分析并没错,但很多考生也可能有相同的想法,所以造成了志愿扎堆现象的出现。高校的投档线是计算机根据考生志愿和学校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对学校投档结束后,自然生成的,任何个人都不能提前预知。学校的预估分数线也是对本校近几年招生情况进行分析后作出的预测,谨供参考。考生不能过度相信学校预估的分数线。
    误区2:一本志愿层次没拉开
    案例2  陈皓的高考成绩不错,超文科重点线20多分,按道理进入省内一所部属高校应该没问题。陈皓第一志愿选择了心仪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三、四志愿填了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结果因为1分之差,没达到一志愿投档线,也没被二、三、四志愿填报的学校录取。
    专家指点  总体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一本一志愿可以尽量填自己最想去的学校、最想报的专业,但第二至第四志愿一定要拉开10分左右的差距,特别是第三、四志愿,要尽量填写分数较低、往年又招不满的学校保底。因为总体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虽然一志愿有可能落空,但总分依然很高。能不能顺利进入一本的二志愿或其他志愿的学校,就取决于是否填对了志愿。如果他填写的其他三个志愿学校生源很好,这些学校只招一志愿考生,就会出现高分考生白白与一本院校失之交臂的遗憾。
    如果成绩中等的学生,第一志愿选择搏一搏,那么第二至第四志愿一定要放低姿态。尽量选择录取分数有明显下降的外地学校,甚至放弃一本院校,转投专业较好的二本学校。这类一志愿落空的考生,再进一本好学校、好专业的可能性很小。与其勉强挤进一本学校,不如选择一所就业出路好的二本学校。
    误区3:全填“热门”地区高校
    案例3  陈佳高考过一本线2分,由于担心一本上不了好学校,读不了好专业,所以陈佳决定选择一所好的二本学校,他在二批(一)志愿中填了上海金融学院、首都经贸大学等几所发达城市的高校。他认为绝对没问题,没想到这两所高校的录取分都超过了重点线。
    专家指点  一般考生都比较青睐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尤其是过了一批线却准备填报二本学校的考生,认为自己分数较高,二本学校可以随意挑选。实际上,由于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多的考生意识到,上一所差的一本学校的差专业,还不如挑一所好的二本学校。从录取分数来看,二批(一)学校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北京、上海等地二本学校的投档线很高。上了一本线的考生报考二本学校也不能大意,认为自己可以随意挑选,应避免志愿全部选择热门地区,如第一志愿选择热门高校,其他志愿应尽量拉开差距。

    误区4:过分追求“热门”专业
    案例4  考生小吕的高考分数超过了一志愿填报学校的投档分数线,最终却被学校退档。原来小吕选择的专业志愿全是该校最热门的几个专业,并且没有填报志愿服从分配。由于热门专业录取分很高,小吕最终被学校退挡。
    专家指点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端正一种心态,那就是一定要先进学校的“大门”,再进专业的“小门”。每年都有部分分数较高的考生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又不愿意服从专业调剂,虽然档案投到了学校,但高校无法满足其专业志愿,只能退档。
考生第一志愿如果是填报知名高校,就不要过度追求热门专业。如果想冲刺热门专业,就一定要选择专业服从调剂。现在各高校都有相应的转专业政策,如果学生进校后,实在对所学专业无兴趣,也可以更换专业。
    专家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不要一味挤热门专业,可以采用逆向思维,选择较偏门的“冷门”。因为在高分考生如林的热门专业里,中等学生不一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冷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少,被录取的机会大,而且“冷门”专业一般专业性较强,对口单位相对固定,就业反而不用愁。
    高考难,绝不仅难在学业考试上的竞争,志愿填报中暗含的玄机更让各位家长和考生大费心思。那么,到底该如何合理填报志愿?不同的志愿是否有不同的填报技巧?现总结一些填报志愿的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中段考生勿扎堆二本竞争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除确定个人成绩在本省的排位外,还应尽量考虑更多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的冷热门及大小年等情况,尽量避免选择往年志愿扎堆和在本省招生计划少的院校。
    2.三本易掉档,填报需谨慎
    由于三本“宽划线”,每年都有相当多的三本考生掉档,今年三本院校仍然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况。三本考生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少数实力较强的独立学院可能会出现志愿“扎堆”,录取分数贴近二批(二)分数线的情况。考生填报志愿要综合考虑学校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慎重选择。
    3.踩线考生要用第二志愿保底
    对于批次线上15分以内,甚至踩线的考生,第一志愿一定要填好。这类考生一定要把第一志愿当唯一的志愿来填。考生不要去冒险填报没有把握的学校,要尽量选择往年投档线较低或生源不足的院校填报。
    如果第一志愿想冒险填报一个稍高的志愿,那么第二志愿一定要拉开差距,用第二志愿保底。考生可填报3~4所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还可以填报去年投档线遭遇“大年”的学校。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