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填报技巧 >

2007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与技巧(技巧篇)

2012-08-24 11:1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高考分数有高低 填报技巧各不同

  目前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政策是根据高考成绩分批次录取,考生处于不同的分数段,填报志愿时就要掌握不同的技巧和原则。

  高分考生:名校优先

  高分考生名校优先。这些考生原则上可以填报任何一所高校,包括北大、清华等名校。但是高分考生也不要一窝蜂奔向北大、清华及其热门专业,应该综合个人兴趣、志向和特长选择专业,慎重填报好第一志愿。此外,这些考生还应适当考虑其他名校的有特色的专业。此类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注意:

  1.不要自视过高,或盲目从众,追求时髦。要充分利用同批志愿中可填学校的个数,避免选择面过窄。

  2.在实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求稳,即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在自己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读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3.同批志愿学校之间及同一学校专业志愿之间梯度要合理。同批志愿中第一志愿要定准。第二志愿学校要填那些有预留录取非一志愿考生的学校且分数级差越小越好。不少重点学校只在第一志愿未录满时才录非一志愿考生,实际上第一志愿总是可以录满,把他当做第二志愿填也是白填。要选一两所“保底”的学校。

  4.选择专业时不能过于单一,一定要冷热搭配。因为热门专业的录取分高,如果只填热门专业,很可能会造成高分落榜。

  5.活用地域因素。同样考分情况下,沿海及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可能录取无望,但报稍偏远地区的名校却能避开“撞车”,甚至还能被录取上热门专业。所以在填报志愿时,片面追逐大城市是不可取的。

  中分生:尴尬的两难选择

  中分生填报志愿,不失为尴尬的两难选择。其实除非成绩特拔尖的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学校上进一档,在专业上可能要退一步;录取批次上一等,学校实力就不能挑剔。犹如“鸡头”与“凤尾”,选哪个都难以周全。面对这种情况,高考生与家长们也有不同的考虑。中等成绩考生,考分在重点线的边缘,即使超出也不多。在全部考生中成绩在中上位置,群体中数量较大。志愿填好了可以进重点院校,但风险较大,主要精力应放在普通本科院校上。普通本科学校数量多,招生数量大,志愿选择范围较广,但容易形成志愿扎堆现象。因此:

  1.中等成绩的考生,要特别注意填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每个志愿两个专业之间要有合理梯度,同时不能放弃第二、第三志愿,志愿之间层次要适当拉开,避免一旦落选直接掉入下一批次录取。

  2.考分上了一本线的考生,可重点考虑报本地的历年第一志愿未招满、而录取了第二志愿考生的一本学校。

  3.除了本地院校外,不妨考虑一些综合实力强、学校环境好、师资力量也不错的外地高校。

  4.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按照院系或大类专业招生和培养人才,进了大学还可以通过考试转系、转专业,因此,中等成绩的考生不妨先进较好大学的门,有机会再进行专业调整。

  低分生:要确保有学上

  低分段考生指成绩在二本线附近或以下的考生,填报志愿的技巧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量体裁衣、另辟蹊径。具体来说就是:

  1.填报院校不攀高,根据自己的分数实力找准起点,正确地选择第一志愿。具体把握上,选二本院校应避开生源火爆的院校,选择生源相对较少、知名度不太高的院校,这样成功率会高一些。

  2.专业选择不追求热门,充分注意学校内专业志愿的梯度和服从专业调剂。

  3.要留意降分录取的政策和学校。

  4.在填报专科志愿时,可以将本科院校招收的专科专业作为志愿首选,以增大直接升本科的机会。

  5.需要注意的是,要有保底志愿。重点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的本科志愿如果填不好,还有下一层次的学校保底。而专科院校填报志愿一旦不合理,就要落榜了。

  6.最好填上“服从调剂”。如果前面志愿不能如愿,还有二次被录取的机会。

  高分考生个案之王明钰

  理性的胜利

  1999年,930分的高考成绩,让我成为了山东理科状元,国内的高校、专业可以说是任我选择,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北京大学的生命科学这个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我不认为生物专业是冷门专业,认为是冷门专业的看法起码是片面的,生物专业从1997年就已经转暖了,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生命科学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再过5年,生物技术将取代现今最走红的信息技术,那时,将是生物技术的天下,转基因将使蔬菜、水果不腐烂,使农作物高产;克隆技术将使人类换上“狼心狗肺”,使人类的生命大大延长;癌症和爱滋病将被克服;生物技术在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和生活环境、攻克目前还无法治疗的顽症、造福人类等方面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不信你就等着瞧,用不了多久,生命科学就将是一个高考的大热门。

  在对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选择上,我之所以报考北京大学,是看好了北大的文理兼容,看好了北京大学的人文环境。学理科的人应该自觉加强自己的文科修养。其实,北京大学的很多理科像生物、物理等都很厉害,有的理科专业甚至超过了清华大学,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在学习上最忌讳将学科独立起来,各学科是相通的,没有广博、扎实的文科知识,理科是学不好的。

  报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特别崇拜北京大学搞生命科学研究的陈章良教授,陈章良教授是生物学界的泰斗,北京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我准备考他的研究生。

  我的高考志愿是自己选择的,在上高中期间,我一直留意有关报考志愿的信息,关心社会科学的发展,高考完后,我自己跑到了济南,找到了北京大学山东招生点的负责人、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仇守银老师,和他一起探讨了填报志愿的问题,仇老师说如果我能考840分以上,就可以报北京大学,我觉得差不多,就自己决定了报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

  其实,高考填志愿应该避免从众心理,这种心理是非常有害的,有的专业很热,有的专业很冷,这并不能说明学科本身的高低,只能反映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对该学科的认识程度,一些考生看到别人填什么志愿,自己也不顾实际地盲从,赶时髦、凑热闹,不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兴趣,不去对报考的学校进行考察,一味地追名牌,这样,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实际上,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是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填报志愿时是冷门,说不定到了毕业时就成了热门,而热门也有可能变成了冷门。专业的冷热是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的。因此,报志愿必须全面衡量自己德智体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填报志愿兴趣是要放在第一位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报考自己不感兴趣的热门学科,学习起来没有一点兴趣,就会有一种逆反心理阻碍自己学下去,整天就跟苦行僧一样,生活和学习都没有一点乐趣,所以要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考生不妨去征求一下某领域专业人士的意见,他们往往比老师和家长的眼光要开阔一些。人生的大事,还要自己来选择,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来。

  我想,绝大多数高中生,对大学生活都是很陌生的。他们对各种专业的了解也甚少,往往只是根据各大学的招生简章便做出了决定,而这往往就决定了人的一生的道路。所以高考志愿填写一定要慎之又慎。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大学里的熟人、同学帮忙找一下该大学的招生简章,上一年各系招生的最高、最低、平均分数,并请他给你介绍几个档次分明的系,便于填报。

  填报时要根据自己的平时情况,报学校时,应报一个分数比自己平时水平稍低的学校,以免第一志愿不被录取(因为现在大多数院校都不愿招收第二、三志愿考生,哪怕你的分数更高)。而在填报专业时,在适合自己的情况下,第一专业可报得比自己的一般水平高,那样,如果在考试中有超水平的发挥,可以走一个较好的专业;第二、第三专业一定要与第一专业拉开档次,便于第一专业未被录取时,第二、第三专业能被录取,不至于志愿落空。

  对于是否服从分配问题,则主要针对个人的兴趣。如果你对某一专业情有独钟,而且第二、三志愿学校在你所在地区往年也招第二、第三志愿考生的话,你可以不服从调剂;如果你是对某一学校钟情不已,或是宁愿上重点大学的差一点的专业,也不愿去一般大学的较好的专业,你就最好填上服从调剂。

  最后想要提醒大家的,一是看看你想报的专业对身体或是其他方面有无特殊要求;二是注意一些加分政策,如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国家级运动员、各类竞赛获奖、艺术特长等等,如果你符合加分政策的话,不要忘记申请。

  低分考生个案之王密军

  西部,我选择

  2002年的夏天,得知高考分数之后,我悲喜交加。悲的是平时成绩优异的我,高考却刚过本科线2分,高考时的踌躇满志、远大理想顿时化为泡影;喜的是总算过了“独木桥”,得到一次选择的机会。我的心乱成一团麻,但又必须去面对现实。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