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表上按正常文字格式填写所报院校与专业,志愿卡上则采用钢笔、签字笔、铅笔等进行分栏填涂。下面就关键的志愿卡填涂手法作一个详细说明。
各种志愿卡上的标识汉字和数字一律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正确填写,光电阅读机或扫描机读取的方格用2B铅笔填涂整齐,注意不要在指定填涂的方格外有铅笔的痕迹。
保持志愿卡的平整与洁净,有涂改过的位置,要用橡皮彻底擦净,整张卡不应折叠、破损、受潮或带有无关的印迹。
关于志愿表、卡填报标识的规则是:志愿表、卡所填内容应完全一致,表与卡不一致时,以卡为准。而志愿卡上有钢笔或签字笔所写标识与铅笔填涂方格所表述的院校与专业也应完全一致,若卡上所写标识与填涂方格内容不一致时,以填涂方格为准。招考机构制定并执行这一规则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读取信息并执行自动分批录取程序时,依据的是铅笔填涂方格这一标识。
填涂“学校服从”、“专业服从”、“走读服从”的方格时要特别仔细,这里的一格填涂对考生的录取影响很大。
有的志愿卡上还会带有校验用填涂点,计算机在读取信息时要使用,不要遗漏,要按照卡上的说明填涂完整。
全部填涂完毕后,仔细核对钢笔写的代码与铅笔涂的方格代码是否一致,然后签署家长与本人的姓名进行最终确认。
另外,要注意每年计划上的有关院校与专业代码会有所不同,历年都有个别考生误用上一年度的计划手册填报院校或专业,尽管是同一代码,但在不同年度代表了不同的院校或专业,误用的严重后果就是被录取到了张冠李戴的院校。还要注意不要误用不同种类的志愿卡,如很多家长与考生会将提前批志愿卡与艺术类志愿卡(某些艺术类专业也是提前录取)混为一谈,要向发卡老师询问清楚。
答疑解惑
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专家建议:高分选学校,低分选专业
填报志愿应该把今后的人生目标定位和高考分数结合在一起考虑,这才会让考生有更大的发展。重点院校的师资配置、实验室建设、科研课题、信息来源等,相对来说占有优势,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也会更多,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每一所大学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品牌专业,甚至一些普通大学的品牌专业,也可以跟重点大学的相同专业媲美。如果考生在高考总成绩上,难以报读名牌大学,则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将来也会容易出成就。
考生在考大学之前只接触过基础学科。对于大学中的专业是完全没有了解的。如果再听到一些片面的消息,就会对某些专业有莫名的抵触。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选出的专业是最客观的。专家建议,要准确把握孩子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做潜力测试。测试会从各个角度问问题,然后写出一份综合的评估。给出您孩子适合的专业,和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
2.平时观察。有一部分的孩子会很早表现出对某些工作的兴趣,如果他希望以后从事这类工作,就可以报考这类专业。比如孩子对炒股等问题感兴趣,可以考虑报金融学专业;以后想自己做生意,可以考虑报工商管理……
3.看招生简章。简章里有各个专业的详细介绍。仔细看简章,可以对专业有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报考的时候就不会受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
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高考过后紧接着的就是填报志愿,这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同样是一个紧张费心的过程,它对考生的前途关系重大。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完成填报志愿这一大事,本报特意推出专版,刊载介绍填报志愿的有关政策和策略,方便考生了解掌握。同时也介绍有关录取的相关信息,以扶助考生顺利迈入高等教育的门槛。
我省填报志愿是如何安排的?
2007年我省高考录取批次设置为提前批次(含本科和专科)、一本批次、二本批次、三本批次和高职(专科)5个批次。填报志愿采取录取前填报志愿和录取过程中征集志愿的办法。
录取前填报志愿工作分两次进行。提前录取、第一批本科和第二批本科录取的志愿在高考结束后、分数公布前的6月9日至6月13日填报;第三批本科和高职(专科)录取的志愿在分数公布后的7月4日至7月6日填报。考生根据自己的报考科类,按照《招生考试特刊》公布的学校和专业名称、代号、录取批次、招生科类以及网上公布的学校招生简章等,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录取前填报志愿中,提前批次设有“愿录取到其他院校”服从分配表态栏,其他批次不设院校服从分配表态栏。
艺术(文)类考生可以兼报文史类专业;体育类、艺术(理)类考生可以兼报理工类专业。文史类、理工类不能兼报其他科类的专业。
体育、艺术类专业志愿须填报在提前录取批次。其中本科志愿填报在“提前录取本科院校”栏内;高职(专科)志愿填报在“提前录取专科院校”栏内。该批次栏内不得兼报文史或理工类志愿,否则视为无效志愿。从第一批本科开始可以兼报文史或理工类志愿,兼报志愿填涂在相应批次的志愿栏内。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共 5 页,第 [1] [2] [3] [4] [5] 页
(文/本站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