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上大学,首先想的应该是学知识,得到真才实学,有报效祖国的能力,自己也有长期发挥才能的领域。避免浮躁、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于公于私都好。温家宝总理指出,今后要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培养国家紧缺的人才。就是说,国家准备着手调整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制使之与社会人才需求尽量保持一致。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爱好,会增加一生中成功的机会,减少后悔的可能。经过综合平衡,如果一定要选报某几个专业,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报分高的专业不忽视分低的。在一个时期被社会普遍看好的专业不会太多,不太多的专业让众多考生来选,限制肯定很多。为摆脱限制,不可以集中精力只选择几个分高的专业,一定搭配几个个人比较喜欢、分数又不会太高的专业。例如,选报邮电类专业为重点时,还可以兼选几个电子类、信息类专业;选择铁路专业为重点时,还可以选择几个物理类专业、仪器仪表类专业、机械类专业等等。
(2)尽量利用"服从调剂"提供的机会。选择志愿时,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填写。但志愿表上明确到学校、专业的志愿毕竟有限,不能够把要表达的志愿全部表达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招生部门在选报专业后加了一个"专业调剂服从"栏,以便让考生尽可能多地向招生学校描述个人的选择意向。考生在所报的专业以外,如果可以拓宽选择,服从国家需要,则可以填上"专业调剂服从",实现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的有机结合。如果考生单以个人意向坚持报个别专业,不服从国家的其他安排,就只能孤注一掷,到头来可能自己要吃亏。
(3)选报的专业要结合个人的学习成绩。有些专业的竞争是激烈的,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是太突出,最好回避。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好,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近几年有一部分考生固执地非几个专业不报,在本科层次这几个专业录取不了的情况下,放弃录取其他本科学校的机会,以保专科层次这几个专业的实现。结果使部分设置了"热门"专业的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本科还要高,造成本、专科录取分数线倒挂。这看起来似乎是考生对自己的未来选择意志坚定,实际上是人为地减少了自己对高层次教育资源的拥有量,也降低了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文化层次,就业时理想的选择也会相应减少。
(4)要充分了解专业发展变化的行情。由于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热度有时效性,考生在报考之前必须要了解该专业目前的情况及预测在毕业时的形势。从理论上讲,目前招生的专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但从实际来看,并不是所有专业都会有持续的高需求,这主要反映在毕业时的人才需求状况上,如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发展趋向、人事环境,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等。这些是需要重视的,但是,有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不能期望所有的愿望在一天中都实现。再说,光是这些指数还不能完全标志着一个青年的发展价值。考生应主要从有利于自己将来发展和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角度来考虑选报志愿,有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才好。今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会改变人们对价值和价值取向的认识,成功的标识也会增加更多的内容,个人能力得到发挥,对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应该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成功。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