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填报技巧 >

中考专家现场指导2010年志愿填报技巧

2012-08-04 11:51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孙凯老师:(就志愿填报问题给我们分享他的经验)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各示范校的特色及成绩。问一下大家,中考志愿填报的依据是什么?其实也就两个依据:一个是目标校的实力,另一个就是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那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两个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其实第一个是最主要的。学校实力的体现是录取线,但如果没有实力的话录取线肯定不会很高,因为十年以前,北大附中可以和人大附中PK,但是随着人大附中的实力越来越强,你会发现人大附中和北大附中的录取线差距越来越大。但是实力和录取分数线也是相互作用的。

  那么目标校的实力到底如何?首先,我们把家长最最关注的10所示范校一一给大家介绍,因为这十所示范校是允许跨区招生的,其他的一些区重点是不允许跨区招生的,所以无论是丰台、宣武、崇文等其他区的家长都很关心这些学校的招生情况。首先对于最最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最关注的是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对于一般优秀或者非常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关注的是600分以上的人数,那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关注的是一本率,在此我们就600分以上人数、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加分和保送生情况简单介绍一下。

  人大附中考入清华北大的数量毫无争议是最多的,去年有220余人,北京四中是140人左右。那么从今年的自主招生来看,人大附中获得加分的有:北大69人,清华139人;四中获得加分:北大40人,清华22人。人大附中的尖子生太突出了,所以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也是最多的。但是四中高分的比例是比人大附中高的,就是说四中也是有优势的,人大附中的竞赛成绩在全市来说都是无人可敌的,但四中的高分段人数比较多,例如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占了三分之一,其他学校是难以和它相比的。师大实验和师大二附,他们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也是非常接近的,60-70人左右,八中是30-40人左右。2009年高考师大二附的成绩是非常非常优秀的,文理平均分在北京是排第一的,而师大实验的出国率是北京市第一的。另外,600分以上的人数,师大二附占67%,八中占57%。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海淀的五所学校,他们的整体水平差距不是那么明显。十一学校600分以上的有188人。我们通过自主招生可以看出来,他也为我们的报考带来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例如北大会比较照顾北大附中的学生,28人获得北大自主招生加分,4人获得清华自主招生加分;清华会比较照顾清华附中的学生,28人获得清华自主招生加分,9人获得北大自主招生加分。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录取分数线是如何反过来影响高考成绩的,有位家长研究了去年海淀和西城的录取名单,做出了一个分析图:海淀和西城近3年top20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走向分析。分析图上一个点表示一个人,例如人大附中最上面有个

  点,左边就代表他的最高分数566分或567分,那么根据生源质量来看,我们完成可以估算三年之后的高考这几个学校的水平,毫无疑问,人大附中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然后北大附、清华附、一零一中学、十一学校、首师大附这五所学校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一些细节我们也要注意,人大附中符合正态分布且重心偏高,北大附中相对清华附中的重心就偏低了,因为他的低分段人数太多了。一零一的重心比北大附还要低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出一个高考状元不能代表整体水平的原因。高考状元是随机的,每一个学校都有非常高的分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大多数学生的成绩来看,毫无疑问,人大附中排第一,清华附中其次,接着是北大附中和首师附相当。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西城重点,前四所学校优势非常大,161中学与这四所学校差距还是很大的,填志愿的时候梯度不能太大。那么如何按照分数估算报考学校?第一、各校阅卷影响有多大?因为很多家长反应有的学校压分太严重了,其实压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第二、不同分数段加分影响有多大?第三、考试发挥影响有多大?那么一模排名的可信度有多大呢?接着,填报志愿需要三件必备的材料:09中考分数段、09中考各校录取分数线、10年一模分数段。那么,如何由一模分数段确定排名?请看大屏幕。接下来是加分影响的分析,大家赶快拿出纸笔来把这个表格记下来…下面是2010年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以及朝阳区各个学校的报考指南,包括一模分数和录取排名,大家也记下来。宣武、崇文、丰台、石景山等其他区的报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跨区报考不确定非常大,2.报考排名=招生计划累加人数*2或*3,3.分数接近的学校一定要2选1。下面是跨区报考十所示范校的排序,海淀录取排名分析:人大附、四中、实验、北大附+清华附、首师附、二附+八中+101、十一;西城录取排名分析: 四中、人大附、实验、二附、八中、北大附、清华附、101、首师附、十一;其他城区:人大附+四中、实验、二附、八中、清华附+北大附、首师附+101、十一。然后是中考志愿填报的几个原则:1.梯度:2+4+2或3+3+2;2.由高到低排序,不要出现废的志愿;3.相邻志愿间要至少有2~3分的分差,成绩特别稳定可缩短分差。 4.志愿间落差太大,请用择校调节。5.保底学校要低于平时发挥最差时排名对应学校. 6.第八志愿与第一志愿之间差3000名不足为奇。

前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广告咨询:QQ:721800271